在沥粉画在色彩运用上与写实绘画是相反的。由于沥粉画是以凸出的线条组成画面,装饰感,所以,就沥粉画色彩而言,并不以光源色为标准,较多地用理想色,即放弃各种明暗,阴影,投影等复杂的色彩变化。而追求单纯,明快而富于装饰性的色彩效果。
沥粉画一般用丙稀颜料着色,也可用油性色彩上色。主要看需要而定。每种颜料都会产生下同的效果。沥粉画的着色方法有多种,一种为平涂法即着色不见笔触;另一种为即兴上色即着色留有笔触或二者兼有,可根据作品内容的要求而选之。
沥粉画虽然不追求写实般的丰富的色彩,但在色彩上仍旧具有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是通过各种颜色的浓淡变化在内容上的设置,从而达到构图中既多样,变化,又有巧妙统一的效果。新材料的运用,需要研究者不断地学习、探索来提高表现的魅力。
沥粉画由于作画形式特殊,因其凸出的线条在柔软的物体上附着力难保长久,如纸,绢等。因此,选择硬面薄板及绷紧的麻布等硬质媒介更为理想。此外沥粉工艺还可以和建筑艺术、室内外彩绘即手绘墙制作工艺相结合,在墙面做沥粉装饰,甚至还可以制作艺术壁画。从而达到淋漓尽致的艺术高度。
随后,又有一篇《毁文物的女孩,如何就成了网红女青年》的文章在网络上发布,从专业角度对女壁画师的修复工作提出质疑。作者认为女壁画师在微博中展示的修复图片进行了大面积涂抹“修复”,壁画人物脸部的线条比例走样,把淡的地方画浓了,颜色深浅不一,原本断线的地方也被连接起来了。文中还配上了一张图片,图中一只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正拿笔修复壁画,图中作者认为修复有问题的地方都用红笔做了圈注。
就在这些言辞激烈的网帖发出之后,记者发现,女壁画师微博中原有的一些在广胜寺壁画修复现场工作的照片已被删除。
记者多次联系女壁画师及提出质疑的网友,均未得到正面回应。此后,女壁画师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从现在开始不接受任何采访,还有一些电视节目也不会参加,请大家不要找我了,感谢大家的理解。原谅我适应不了大千世界,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多来看看微博,互相学习。关于我的家乡、还有壁画以及文物修复方面的问题,我都乐意和大家分享。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厚爱。我是一粒微尘,低到尘埃里。”
专业的壁画修复流程包括哪些?
壁画修复程序十分繁复
谈及专业壁画修复流程,专家坦言,内容十分庞杂,“细说起来可能好几天都说不完”,正因如此才需要对这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长时间的培养。
文物修复工作不是儿戏,涉及繁复的程序,修复壁画更是“专业中的专业”。简单来说,首先要对壁画现状及病变进行记录,随后要对壁画材料及结构进行分析,再者要对灰泥层样品进行初步分析。这都是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作为指导思路的。例如有的壁画在揭取时,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一些需要在现场做的工作无法在现场进行,就需要到实验室补充这些环节。又如,壁画所附着的结构是否稳定有时比壁画表面修复更为重要,不是仅仅看到壁画表面有裂缝或是孔洞,有起甲或是微生物这么简单。而且壁画保护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还是那句话,壁画修复的本质意义其实在于壁画保护,就是要将壁画维持原貌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