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老难题”
当然,“假国四”还与当时国四成品油升级迟滞、车用尿素加注站覆盖率低、驾驶员认识不足等多重因素有关。如今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假国四”现象未再曝出,SCR尿素后处理系统作为降低排放的主流路线被广泛采用,商用车厂家在车辆出厂阶段严格把控尿素系统的搭载。
与此同时,车用尿素行业也迎来升温,车用尿素生产厂家短短几年内达到上千家之多,而尿素的加注模式也通常是与加油站进行合作。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都有多种尿素商品出售。
不过恰恰是尿素的种类繁多、价格不同以及质量参差不一又构成影响货车司机加注尿素的一大原因。据了解,加油站的尿素水溶液价格平均为50元/桶(10L),但事实上这已经大大高于出厂成本,加油站获取了大部分利润。而较高的价格无形中成为司机的负担,司机拒加尿素反过来让车用尿素生产商很“受伤”。
而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加不加尿素直接的决定者是司机,虽然国家在环保宣传中提醒司机需主动加注尿素,但这其实与中国特殊的货车运营模式相悖。在中国,90%以上的货车都是由司机个人运营,只有少部分属于集体运营模式,如德邦物流、顺丰物流等。“公司拥有车辆并运营的公司,维护车辆的费用可以开发票,但是对于个人运营的司机来说就是成本。”齐兵说。
在司机意愿、柴油货车运营模式、车用尿素行业的不规范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便有人将矛头指向“环保标准推出节奏太快”,这在此前“假国四”事件中成为多位企业管理者的共同认识,认为标准的升级节奏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是需要长期解决的矛盾。
然而这些矛盾在尿素螺丝的参与者看来,并不算什么,他们认为有需求就有供给。“我以前还有两个店铺是卖维修设备的,但还是卖螺丝最景气,现在就主要做这个。”在尿素螺丝卖家程先生的眼里,是否违规和违法似乎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
此前的2014年,经济观察报曾两次追踪商用车国四排放造假,并率先曝光了在淘宝上大肆出售造假工具,以及公然组织如何进行排放造假的“维修学习班”现象。然而时至今日,商用车造假反而愈演愈烈。在国家环保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监管如何升级将是一大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