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制作应重视因材施艺
明式家具虽然没有繁复的雕刻、厚重的用材,但是在同类产品中的价位反而是偏高的,这就提醒我们的企业要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红木家具的真正价值所在,而企业对我们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自己的企业发展也一定要有信心。中国古典家具的产品和艺术价值的核心在于造型、工艺(榫卯结构)和特殊的选材,因材施艺应当值得企业重视。
企业做不大,谈什么红木品牌
目前许多企业做的家具,只能进博物馆,而不能进入市场,这些家具对于企业来说经济价值并不是很大,一旦企业发生危机,这类家具很难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材质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就会随之上涨,若企业理念、文化价值无法传达到终端市场,市场不认同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设计师、最/好的工艺,为什么不通过文化将这些传递给国人呢?我们现在经常谈红木家具产业要培育品牌,但如果企业都做不大,还谈什么品牌?
红木家具用材都是有讲究的
红木原材的出材率很低,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整个行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做不同的家具,要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材质,要定位不同的市场档次。每件家具的用材都是有讲究的。机雕是必定能提高红木家具产业的生产力的,但也要权衡如何来利用这些高科技,如何选择和平衡机器和手工雕刻工艺。
红木家具三大主力新旧接力
三大贡木家具量少价高
在红木家具领域,一向是黄花梨(香枝木)、小叶紫檀(檀香紫檀)和大红酸枝(交趾黄檀)等传统红木的天下。 在明清两代,大红酸枝、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被称为“三大贡木”。由于这三种木材为清朝宫廷御用材料,其制作而成的家具也是追捧的对象。这些传统红木材料和材质类似的材料,被市场视为红木代表。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实施以来,催动大红酸枝等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成交量短期增加。“受限制资源价格提升,对其他材料有提振作用。比如大红酸枝未涨价之前,小叶紫檀的价格是它的十几倍,涨价之后小叶紫檀也不能不涨。 业内人士分析,“曾经的三种老红木:海南黄花梨、交趾黄檀、檀香紫檀,如今海南黄花梨逐渐退市了,其他两种也越来越少,就会有一些其他的红木树种来补充到市场中。”
老挝大红酸枝家具价格偏贵,成为高端人群的消费专属。在马会家居、罗浮宫家居等卖场的红木区看到,一对老挝大红酸枝明式博古架动辄十万元,一个老挝大红酸枝衣柜十几万,一套老挝大红酸枝沙发六件套动辄几十万,主营老挝大红酸枝的锦上红明清家具负责人说,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造成红木家具企业被动涨价,现在店里买老挝大红酸枝的客人集中在中老年人和成功商业人士,一出手就是两、三百万元。
缅花一路看涨,三大理由告诉你为什么再不买就晚了
原材料价格一直牵动着红木家具行业的神经,最/具代表性是缅甸花梨(大果紫檀),它扮演着红木价格风向标角色。随着红木家具老三样——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老挝大红酸枝原料日渐枯竭,缅甸花梨(大果紫檀)逐渐成为红木家具的“主力军”。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缅甸花梨的价格应该是稳步上升的。
资源稀缺
珍贵的木材,是属于缅甸军政府严格掌控的战略资源。所以缅甸花梨木的价格也是相当的昂贵。缅甸花梨木质、木性都是非常好的,稳定性很高,而且比高端的黄花梨、紫檀木价格要便宜近百倍,在普通花梨木中潜力是最/高的。
东南亚木材销往中国,主要以民间输出为主,在政府的管控下,这些民间行为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东南亚国家多次提升木材出口关税,由此原材料输送至国内越来越困难,且成本越来越高,势必会导致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