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晋代,“仙人拇迹”原址是珠江岸边的一个渡头(俗称“坡山古渡”),珠江河水长年累月的侵蚀、冲击,使岩石留下了两个大瓯穴。后来,这两个相邻的瓯穴又互相连接,变成了一个形似脚印的长约1米的大瓯穴。后人不明其成因,便附会为“仙人拇迹”。撩开“仙迹”的面纱,我们可以略窥这一带历史地理沧。
五仙观岭南第yi楼桑。1500多年前的江岸在今五仙观、仙邻巷一带。
琉璃使用的规制如果超越,犯的是杀头之罪。所以无论是朝中重臣还是殷商富贾,他们可以用雕梁画栋将自己的宅院装饰得美轮美奂,屋顶上却只能使用普通的瓦片。在山西平遥古城、昆山的周庄这些民间豪华建筑的屋顶上,都找不到琉璃瓦的迹。
在五行学说中,天地万物都是由木、火、水、金、土五种元素组成的,他们代表着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也代表着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还代表着生、长、化、收、藏五种生化过程。根据五行学说,土方居中,黄色属土,黄色为中央之色。《易经》中说“君子黄中通里,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故事终归是故事,传说也不一定曾发生过,可一根葛藤吊起那沉重的大钟是不争的事实。
再说那口大铜钟、钟体铸铭篆文,是洪武十一年(1378年)所铸。钟口之下正对着楼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能产生共鸣。一敲钟,声自券形门洞传出,钟鸣远播,声闻十里。传说此钟只有遇着火警之类灾难时才撞击鸣钟,无事禁止撞钟,故又称之为“禁钟”,该楼又叫做“禁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