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的原理是:一种陶瓷材料有压电效应,即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后材料自身就会产生电荷的累积,即由压力产生电荷的现象就叫压电效应。从而可以通过电荷的变化来感应压力的变化,最普遍的应用为B超,声纳等。
另外压电陶瓷还有逆压电效应,即在有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身材料会产生微小形变,因此通过这个特性也将压电陶瓷做成微位移制动器,实现微小位移的精确控制。
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
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超
声波纵向传播的负压区形成、生长,而在正压区迅速闭合。在这种被称之为“空化”效应的过程中,
气泡闭合可形成超过 1000 个气压的瞬间高压,连续不断地产生瞬间高压就象一连串小“爆炸”不断
地冲击物件表面,使物件的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物件表面净化的目的。
最大导纳频率fm(maximum admittance frequency)
压电振子导纳最大时的频率称为最大导纳频率,这时振子的阻抗最小,故又称为最小阻抗频率,用f m表示。
最小导纳频率fn(minimum admittance frequency)
压电振子导纳最小时的频率称为最小导纳频率,这时振子的阻抗最大,故又称为最大阻抗频率,用f n表示。
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
给定的一种振动模式中最低的谐振频率称为基音频率,通常成为基频。
泛音频率(fundamental frequency)
给定的一种振动模式中基频以外的谐振频率称为泛音频率。
温度稳定性(temperature stability)
温度稳定性系指压电陶瓷的性能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
在某一温度下,温度变化1℃时,某频率的数值变化与该温度下频率的数值之比,称为频率的温度系数TKf。
另外,通常还用最大相对漂移来表征某一参数的温度稳定性。
正温最大相对频移=△f s (正温最大)/ f s(25℃)
负温最大相对频移=△f s (负温最大)/ f s(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