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藕御莲藕种植场
1.调节水位 一般藕田不可断水。水层深度应根据前期浅、中期深、后期又浅的原则加以控制。栽种初期为提高地温,加速成活,促进发芽,田中水位可在3~5厘米,浮叶出现后保持在6~7厘米,2~3片立叶时升至10厘米。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莲藕植株的长高,逐渐加深至20厘米,最深可不超过30厘米。后把叶出现后,应在2~3天内将田水落浅到l0厘米左右,最深不超过20厘米,以促进结藕。此时若水位过深,则促使再生立叶和延迟结藕。整个生长时期要求水位涨落和缓,不能猛涨暴落,时旱时涝。在枯荷后,如留种到次年,应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以防土壤干裂,在寒冬冻坏地下茎。同时可避免干田后土块变硬,难以挖起。
汉川藕御莲藕种植场
叶片已经长高,钻出水面。叶片折卷成双筒状紧贴着叶柄。我们把这些小小的叶片叫做“立叶”,而这一段时期,叫做“立叶期”。“立叶期”主要的管理工作,是控制好水位。从“立叶期”开始,逐渐的加深水位,但是水不能没过叶片,最初的时候水位加深到8到10厘米,叶子逐渐展开时,水位加深到15厘米。
汉川藕御莲藕种植场
“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的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泥鳅的潜底及钻泥等活动,起到了持续中耕、松土的作用,有利于莲藕生长;藕田中的害虫不仅是泥鳅的高品质活性饵料,还为藕田起到了生物除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