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有机肥生产线生产工艺及有机肥设备
小型有机肥设备生产工艺如下:
1、生产工艺
发酵池投放发酵物——均匀撒入菌剂——翻堆发酵——发酵12-15天——出池——分筛——粉碎——予混——(造粒)包装——出售
2、有机肥生产设备
1)、槽式翻堆机
采用槽式生物发酵,根据您的生产规模需建9米宽45米长发酵槽三条,将发酵物连续投入发酵池中,每天利用翻堆机向发酵槽另一端移位三米,同时能够起到水分调节和搅拌均匀目的,这样即可以节约大量土地和大量人工。又能达到充分腐熟的目的。
2)、铲车
用铲将翻到发酵池顶端发酵好的有机肥移到半成品堆放区,便于每天处理被翻堆机抛翻到顶端的发酵好的有机肥及时出池。
3)、分筛机
将发酵好的有机肥进行分筛,将里面的大块和杂物分检出来,便于下一步的粉碎和包装。
4)、粉碎机
将筛出来的有机肥中的大块杂物以及石头分检出来后进行粉碎,这样即美观又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5)、预混机
将分筛和粉碎后的有机肥进行予混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又为生产专用肥和各种复混肥在添加肥料和微量元素时起到混合的作用。
6)、包装机
预混均匀后将有机肥如需要造粒进行造粒,如不需要造粒直接包装销售
复合肥造粒
农业上,由于收获而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氮(N)、磷(P2O5)、钾(K2O)损失,所以,为了给土壤补充这些营养成分,需要施肥。过去,只施用有机肥。除矿物质、氮外,还有腐殖物,细.菌和二氧化碳。而现在,由于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必须施加更多的天然或合成的矿物肥。
现在除了施用单一肥料外,还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即:包括二个或更多的营养成分的肥料,如:氮磷、氮钾、磷钾和氮磷钾,有些复合肥还含有氧化钙、氧化镁和一些微量元素(即,有助于植物生长,作用类似维生素的物质)。
为了确保各种营养成分被充分吸收利用,根据土质和庄稼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复混肥配方。实际上,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整张和优质土壤的因盲目耕种而不断减少,多元素肥料的需求正不断上升,因为对于现代化的机械耕种,使用复混肥能获得更大的产量。
影响化肥使用的关键因素有贮存、运输和装卸性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化肥都是以粉状施用。虽然粉状肥混合起来比较容易,但它有许多缺点:如离析、控制不了结块、流动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但随着造粒技术的发展,这些不利因素也在逐渐减少。
现已开发的化肥造粒技术,一般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其中干法是在没有粘结剂加入的情况下,通过施压成团,然后破碎、筛分成颗粒状产品。另外,有些化肥可以通过熔融,在塔中喷雾和冷却来造粒。
在湿法造粒中,液体粘合剂的毛细管效应产生的湿强度,在造粒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的干燥阶段,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和溶解物的结晶作用所产生的固体桥架使颗粒成形。这种技术具有代表性的设备有转鼓、转盘、混合器、干燥器、冷却器和流化装置。
无粘合剂的施压造粒技术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技术。一般情况下,颗粒不是靠颗粒间的固体桥架而形成的,而是靠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形成的颗粒强度。由于这种吸引力作用距离短,要求颗粒的大小相近,而且需外部施压。
造粒历史相关
科学家和政治家都预计全世界人口将以每年8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除人口激增带来的生态问题,人口所带来的粮食和能源的压力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虽然现在世界经济已从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中逐渐恢复,但能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为能源是有限的,各行业都在力求降低能耗,以降低成本。因此,人们更加关注一些不必要地消耗大量能源的技术,典型的例子就是常用的湿法造粒技术,该技术为了使颗粒粘结需先加入水,然后再经过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