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如果只是广义上说金丝分布概率,那就不要那么矫情的又分什么滇楠,牛屎楠,不要看不起。
说起来滇楠的那个波纹不是金丝分布达到一八十以上,那些在川贵拆房子的什么纹路都没有的,却敢说是金丝楠呢?为什么又不是滇楠命名金丝楠呢?所以,我还是坚持那种稀少,油性好,在显微下金质纤维,棕眼细密,纤维不会和那些小叶桢楠一样的排列的阴沉木才叫金丝楠。
我们固然不用标新立异,更不用反其道而行之,但是当你真正的去在许多的所谓的“金丝楠”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试验,会发现确实有存在这样的楠木。而且虽然即使看起来都是素素的,但是相比之下却又不一样的质地和内涵。不过确实我也遇过有这样的,他也赞同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也在他那里的特美丽的纹理的所谓金丝楠中分出来和小叶桢楠很多共性的,所有,我个人觉得不排除有些时候,人会被眼前的金钱所动摇和迷惑。但是,还是不苟同说金丝的分布概率来辨别定义是否金丝楠,那么我请问所说的那个金丝是指那个金丝?视觉的波纹等等还是纤维的金丝,或是棕眼残留的晶体反光视觉?如果说前者视觉的波纹等种种的纹理的话,那么滇楠这样的更应该才是“金丝楠”,滇楠的那个纹理是多么的丰富呀。
如果说是纤维的,那么很多即使波纹等种种的纤维却也只是那样,那也很多是金丝楠了,如果是看到的棕眼哪里的反光的晶体视觉的话,那李树等很多木材都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更加泛滥了。所以,其实这些都是可以被推翻和不符合逻辑的。我个人说的不一定是标准,但是我想您也不想所谓金丝楠是如此的泛滥甚至泛滥到其他的树种吧。
因此,对我来说,挑选金丝楠,一排除:棕眼大且疏的,油性质地糠的,色泽偏黄白或青灰的。一:油性好,质地棕眼细密,色泽稳而深沉,纤维像金子,木质纤维排列不和那些所谓的拆房子老料、小叶桢楠、滇楠、水楠等一般的。
名木古树,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文化、历史、旅游和经济价值,被誉为绿色“活化石”。而在名木古树中,又以稀有的楠木、红豆杉等弥足珍贵。
我生长在南方,从小就在房前屋后的古松树、古杉树、古樟树底下玩耍长大。所以,对身边的名木古树常会习以为常,毫不在乎,但又情有独钟,恋恋不舍。遗憾的是,我如今年近古稀,却从未见过古楠木。这成了我人生见闻的一大缺失和空白。
一天,听朋友介绍说,在井冈山下的遂川县衙前镇和新江乡,名木繁多,古树参天,很值得观瞻,可以一饱眼福。于是,七月盛夏,我邀了几个朋友,冒着高温,驱车从遂川县城泉江镇出发,直奔楠木产地衙前镇溪口村茶盘洲。
我们一下汽车,便被绿色包围了,一行人都用惊异的目光左顾右盼。阳光被一大片遮天蔽日的楠木林遮住,抬眼望去,满目泛绿。这绿从四面八方的楠木林中罩来,从四维空间渗来。左边是满山遍野的楠木林,右边也是连绵起伏直刺苍穹的古楠木,中间是高山泉水汇集而成的绿得发蓝的溪水,当地叫蜀水。溪边一条黑乎乎的柏油公路,被两边的绿树和山崖挤压着,害羞似的向深山里躲藏起来。
越过蜀水河,在一个十分僻静的村庄旁,一片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绿色沙洲映入眼帘。沙洲上长了不少毛竹,毛竹中间长着一棵有着几百年树龄的巨大楠木,当地人戏称“猛楠”。我仰起头,远远地定睛一看,树冠覆盖面足有七八百平方米,树高有40多米,围径至少有6米,我禁不住吆喝一声,六个人牵起手来才把它围住。当地村民称其“猛楠”,一点也不过分。铁青的枝干,树干爬满了寄生的藤蔓,树兜下有几个圆圆的洞,这是蛇、鼠、蛙类栖息的天堂。这一切都昭示着它的伟岸和不朽,硕大和包容。站在这株“猛楠”树下,置身这绿色的浩瀚海洋之中,一种大自然的惊艳生态之美直沁心脾,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金丝楠特征1.木质:温文,手感温润。其外表可见缕缕金丝、金星闪耀心爱。
2.纹路:细腻,有显着圈状水波纹。
3.色泽:黄褐色为主,有不显着地细微绿色。
4.香味:淡淡清香,宁静致远,余香盘绕。
5.成长:金丝楠归于楠木基因突而来(一般楠木无金丝),是楠木的特别种类,不可人工栽培,成长周期极长。在汉朝,皇家贵族已将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的金丝楠木大举伐用,所剩几无。到明朝,金丝楠木只要在湖广、云贵和四川的原始森林寻觅。致使金丝楠在明朝末期就现已濒临灭绝。正本金丝楠现已很难寻觅了,但由于现代信息通讯运送兴旺,用心寻觅仍是能找到少数金丝楠木的,市场上也很少有金丝楠木物件出售,即便偶然碰到也是报价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