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弹簧:
自力式调节阀:依靠流经阀内介质自身的压力、温度作为能源驱动阀门自动工作,不需要外接电源和二次仪表。这种自力式调节阀都利用阀输出端的反馈信号(压力、压差、温度)通过信号管传递到执行机构驱动阀瓣改变阀门的开度,达到调节压力、流量、温度的目的。这种调节阀又分为直接作用式和间接作用式两种。
直接作用自力式调节阀又称为弹簧负载式,其结构内有弹性元件如:弹簧、波纹管、波纹管式的温包等,利用弹性力与反馈信号平衡的原理。间接作用自力式调节阀,增加了一个指挥器(先导阀)它起到对反馈信号的放大作用然后通过执行机构,驱动主阀阀瓣运动达到改变阀开度的目的。
如果是压力自力式调节阀,反馈信号就是阀的出口压力,通过信号管引入执行机构。
如果是流量自力式调节阀,阀的出口处就有一个孔板(或者是其他阻力装置)由孔板两端取出压差信号引入执行机构。
如果是温度自力式调节阀,阀的出口就有温度传感器(或者温包)通过温度传感器内介质的热胀冷缩驱动执行机构。
卡塔罗精密部件 (苏州)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港田路99号港田工业坊18幢202
总机:4000-525-838、0512-6279 8488、6279 9488
弹簧只是个蓄能器,它有储存能量的功能,但不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要实现慢慢释放这一功能应该靠“弹簧+大传动比机构”实现,常见于机械表。弹簧很早很早之前就有应用了,古代的弓和弩就是两种广义上的弹簧。弹簧的发明家严格意义上应该是英国科学家虎克(RobertHooke),虽然那时螺旋压缩弹簧已经出现并广泛使用,但虎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力的大小成正比,正是根据这一原理,1776年,使用螺旋压缩弹簧的弹簧秤问世。不久,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专.供钟表使用的弹簧也被虎克本人发明出来。而符合“胡克定律”的弹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簧。碟形弹簧是法国人贝勒维尔发明的,是用金属板料或锻压坯料而成的截锥形截面的垫圈式弹簧。在近代工业出现之后,除了碟形弹簧之外还出现了气弹簧、橡胶弹簧、涡卷弹簧、模具弹簧、不锈钢弹簧、空气弹簧、记忆合金弹簧等新型弹簧。
阀门弹簧使用注意
阀门弹簧在阀门中决定开启压力、阀瓣的行程以及在关闭状态下密封的稳定性,如果这些弹簧出了问题,那整个阀门就很难在正常的运作。那我们就来总结下阀门弹簧失效的原因,那样大家在以后的操作中也可注意以及避免。
我们平时阀门弹簧频繁失效的原因总结如下:
高压力----弹簧所承受荷载按外力作用的形式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震动载荷,大多数弹簧失效的原因是由于大的变形以及高负荷引起的高应力造成的。高应力只适用于静负荷弹簧,低应力的疲劳寿命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