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罐的应用是需要注意的,尽量的按照操作的步骤进行施肥,顺丰节水为您介绍施肥罐的合理操作方式。
1、 根据各轮灌区具体面积或作物株数 (如果树)计算好当次施肥的数量。称好或量好每个轮灌区的肥料。
2、用两根各配一个阀门的管子将旁通管与主管接通,为便于移动,每根管子上可配用快速接头。
3、将液体肥直接倒入施肥罐,若用固体肥料,则应先将肥料溶解并通过滤网注入施肥罐。在使用容积较小的罐时,可以将固体肥直接投入施肥罐,使肥料在灌溉过程中溶解,但需要5倍以上的水量以确保所有肥料被用完。
有些肥料可能含有一些杂质,倒入施肥罐前先溶解过滤,滤网100-200目。如直接加入固体肥料,必须在肥料罐出口处安装一个1/2"的筛网式过滤器。或者将肥料罐安装在主管道的过滤器之前。
每次施完肥后,应对管道用灌溉水冲洗,将残留在管道中的肥液排出。一般滴灌系统20-30min,微喷灌10-15min,对喷灌系统无要求。如有些滴灌系统轮灌区较多,而施肥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可考虑测定滴头处电导率的变化来判断清洗的时间。
施肥罐一般由储液罐(化肥罐)、进水管、供肥液管、调压阀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输水管上的两点形成压力差,并利用这个压力差,将化学药剂注入系统。储液罐为承压容器,承受与管道相同的压力。
压差式施肥罐的操作过程是待系统正常运行后,首先把可溶性肥料或肥料溶液装入液罐内,然后把罐口封好,关紧罐盖。接通供肥液管7并打开其上的阀门6,再接通进水管2并打开阀门4,此时肥料罐的压力与灌溉输水管道的压力相等。
为此关小微灌输水管道上的施肥调压阀门5,使其产生局部阻力水头损失,阀后输水管道内压力变小,阀前管道压力大于阀后管道压力,形成一定压差(根据施肥量要求调整该阀)。
使罐中肥料通过供肥液管进入阀门后输水管道中,又造成化肥罐压力降低,因而阀前管道中的灌溉水即由供水管2进入化肥罐内,而罐中肥料溶液又通过供肥液管进入微灌管网及所控制的每个灌水器。
如此循环运行,化肥罐内肥料溶液浓度降至接近零时,即需重新添加肥料或溶液。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施肥罐的特点以及运行的方式,对于施肥罐的选购以及保养是非常的重要的,顺丰节水为您介绍。
因为残留的肥液存留在管道和滴头处,极易滋生藻类、青苔等低等植物,堵塞滴头;在灌溉水硬度较大时,残存肥液在滴头处形成沉淀,造成堵塞,及时的冲洗基本可以防止发生堵塞。
据作者调查,大部分灌溉施肥后滴头堵塞都与施肥后没有及时冲洗有关。
肥料罐需要的压差由入水口和出水口间的节制阀获得。因为灌溉时间通常多于施肥时间,不施肥时截止阀要全开。经常性地调节阀门可能会导致每次施肥的压力差不一致 (特别当压力表量程太大时,判断不准),从而使施肥时间把握不准确。
为了获得一个恒定的压力差,可以不用截止阀门,代之以流量表 (水表)。水流流经水表时会造成一个微小压差,这个压差可供施肥罐用。当不施肥时,关闭施肥罐两端的细管,主管上的压差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施肥与否,主管上的压力都是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