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袜子呈三角形,属于系带袜,只能套在脚上,然后再用绳子系在踝关节上。这种袜子一直延续到汉代,《韩非子》中曾记述:“文王伐崇,至凤黄(凰)墟,手解,因自结。”意即为周文王征讨崇国,在凤凰墟自己手扎袜带。直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三角袜才开始被一种新型的袜子代替。自纺织品出现后,人们的袜子虽然开始用纺织品制作,不过皮袜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皮袜往往比布帛之袜更加保暖实用。
20世纪60年代,英国设计师Mary Quant玛丽·奎恩设计的超短裙风靡全球。裙子越来越短,高筒袜相形见绌,吊袜带被抛弃,袜子与内裤成为一体,连裤袜诞生。它的舒适和方便性直到今日还令全球女性对它宠爱有加,这一款型经久不衰。 人类穿袜子的历史由来已久,据不完全考证,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以麻葛裹脚,在欧洲,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时。连裤袜又称紧身袜或丝袜裤,是紧包从腰部到脚部躯体的服装,绝大多数为女性所穿着。同长袜一样,质料很多,有棉质、尼龙、羊毛混纺等。连裤袜出现在1960年代并成为长袜的另一种可选形式。“连裤袜”名词出现在美国,意为长裤与袜的组合。在英国它被称作“紧身袜”(tights),无论薄厚。在美国,tights也被用作表示厚而不透明的连裤袜相似衣物,通常为女性、舞者和运动员所穿着。
正在土耳其进行访问的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Paul Wolfowitz)在参观一座清真寺时,遵照当地宗教习惯脱鞋入内时赫然露出了袜子上的两个大洞,而且是一左一右两个大脚趾的部位都有。这帧照片经过媒体的公布和放大,一时之间引起了很多争议和评论,有说行长大人节俭至极的,有说这样的穿着太过失礼的。
世行行长的活动应该算是高级别的商务会见了吧?在如此高规格的场合里,沃尔福威茨竟敢穿着露了两个脚趾头的破袜子出现在众人眼前,也真够大胆的。难道就没有助理提前告诉他当天的行程里面会有赤脚参观清真寺的安排吗?好吧,即便行长大人清廉至极没有左右副手,那么在外出参加商务活动时的穿着礼仪注意事项难道心中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