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中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所以是制作葫芦丝、巴乌音色的选择段。刚砍伐来的竹材不宜马上用来制作葫芦丝、巴乌,先要存放在一个雨淋不着、太阳晒不到、存放的地方不能潮湿、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等竹材干了以后才可以进行制作。存放的时间起码要半年以上,这样的话比较好,当然时间越长越长好,存放期间相隔三到四个月需翻动一次,以防竹子存放的时间过长发霉、被虫蛀。 古乐器一般都具有双重功能——表现性和实用性。即是说这些乐器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劳动生产的工具,或是生活用具。如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有:“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文中所说用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而“拊石击石”则是先民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