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木家具设计中,有必要强调的还有色彩的联觉效应,也就是由色彩的视觉感应而引起其它感觉的现象。比如说:
1.温度感:色彩可以让人感觉到温暖或寒冷,冬天看见橙红、明黄等颜色会让人产生暖意,这种颜色称为暖色调;夏天看见蓝色、绿色会让人感觉到清凉,这种颜色称为冷色调;还有一种中性色,如紫色、灰色等,当与冷色调放在一起时,它们显的偏暖,当与暖色调放在一起时,它们显得偏冷。
2.距离感:明度高的暖色让人感到距离缩小,称之为前进色:明度低的冷色使人感到距离增大,称之为后退色。因此,如果想要增加小型空间的宽敞度,可以用后退色来粉刷墙壁。
3.轻重感:深色感觉重,浅色感觉轻;暗淡色感觉重,明亮色感觉轻;明度一样时,暖色感觉重,冷色感觉轻。人们习惯于上轻下重的感觉,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天花通常用浅色,地面通常用深色。
4.面积感:面积一样大的两块色彩,明度高的浅色有放大的感觉,反之有缩小的感觉。
5.动静感:暖色使人兴奋,是动感色彩;冷色使人沉静,为静感色彩。明度高的浅色使人轻松,反之则让人觉得压抑。因此家具色彩的设计出了要考虑外部形态的视觉效果,更要考虑家具色彩在其所处环境中引发的心理情感效应。比如科学家研究发现绿色环境可以提高人的听觉感受性,有利于思考的集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还会降低血压,减慢呼吸。但是绿色易使人感到冷清,精神病院采用大面积的绿色环境则容易引起精神病人的幻觉和妄想。
家具环保未必是真的环保。松木家具行业存在潜规则,很多家具企业在愚弄消费者。针对这个问题,要从木质家具的有害物质的来源说起。
木质松木家具的有害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三个:1.基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板材、实木;2.胶粘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胶水;3.涂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漆。
以实木为主的松木家具,例如椅类,其实木本身是*天然物质,它本身所含有的化学物质例如树脂、丹宁等也属于天然化学成分,基本对人体不会产生损害。实木本身的一些化学物质也会有气味,根据化学成分组成的不同,不同的木材会散发浓淡不同、气味不同的气息,有的幽香,有的浓烈,但绝不是那种强烈的刺激性的并且使人厌恶的气味。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说,实木是最环保的木质家具材料之一。
如何磨平松木家具受损的漆面?
填平松木家具的受损凹面
在受损凹面填上填充剂(即木糠),均匀抹平。然后涂上502胶水,注意控制流量。此时木糠与胶水快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木糠快速凝固膨胀放热(此时切勿用手接触或把鼻孔凑近)。反应结束后凹面填充完毕(若还有凹面,继续此操作)。
初步去除凸面
反应结束后凹面转化为凸面。首先用凿子轻轻剔除明显突出的受损面,再涂上502胶水(注意控制流量,此前可以用粗砂辅助打磨),此操作可以初步快速去除多于凸面。
彻底磨平
初步去除凸面后,用细砂打磨,然后用铲刀成45度角产品凸面,使受损面与周边水平一致。继续用细砂打磨(产生的灰尘切勿吹走或擦去),再上胶水,彻底填平砂眼。重复铲刀与细砂打磨的步骤,直至彻底磨平,同一水平面上手感无差异。
现在也有很多松木家具都不上漆了,更自然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