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成为石化增长主要动力发布时间:2014-09-12 16:11:07 来源:PC材料网 查看:340 次 我国化工新材料重点产品产能居世界前列,但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发展化工新材料已经成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驱动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是记者从9月1日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工程塑料、特种橡胶、聚氨酯、氟硅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重点产品产能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指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差距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关键材料、高档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学研脱节,产业链条短,新型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管理工作薄弱,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大量资金涌向中低端产品。
赵俊贵表示,在传统石化产业产能普遍过剩、成本持续上升、盈利空间狭窄的情况下,研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成为石化企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联合会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跨国公司把化工新材料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增加科技投入。
大唐多伦的核心问题更多在于其技术装置存在问题。而大唐多伦的气化工艺无法达到质量要求,导致后续各道生产工序流程都存在先天不足,终大唐产品质量一直无法令市场满意。同时大唐在技术人员方面也较为缺乏,两方面的情况导致大唐目前进退两难。 该文还指出,在技术人才、基本技术问题等短期限制因素之外,长期来看,西北地区的缺水则将是未来限制西北煤化工的决定因素。 煤化工是高耗水项目,每吨制成品耗水平均在15吨左右。但我国水资源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态势。陕西榆林、宁夏宁东这两大煤化工产业基地都是缺水区域,陕西榆林年平均降雨量为450mm,全国平均降雨量则为630mm,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为1500-2000mm。 目前国内主要的煤化工项目都集中在西北,未来可能会因为缺水而导致目前规划中的大量装置无法上马,即使开工上马也可能会因为水资源的不足导致装置开工负荷维持低位,其供应量则需要打折扣。 张弛表示,市场不宜过度高估煤化工项目对PE、PP市场的冲击,至少在年内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