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常识
【法国面包制作材料】酵母、水、高筋面粉、盐
标准法国面包:约70公分,重250公克,斜切7道裂口
【好的法国面包是】外观呈金黄色;面包表皮的刀痕部分 膨胀饱满;从面包的侧面,可以看到裂痕;切开面包后,内部小小的气洞均匀地分布,代表面团已经过完全发酵;面包两端呈现略微焦黄的状态;拿起面包,轻轻敲打背面,可听到清脆的声音;撕开面包时,内部有弹性且微微湿润;面包内蕊应该是奶油白而不是全白色
面包发展史
面包是一种把面粉加水和其它辅助原料等调匀,发酵后烤制而成的食品。早在1万多年前,西亚一带的古代民族就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那时是利用石板将谷物碾压成粉,与水调和后在烧热的石板上烘烤。这就是面包的起源,但它还是未发酵的“死面”,也许叫做“烤饼”更为合适。大约与此同时,北美的古代印地安人也用橡实和某些植物的籽实磨粉制作“烤饼”。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古埃及人醉先掌握了制作发酵面包的技术。最初的发酵方法可能是偶然发现的:和好的面团在温暖处放久了,受到空气中酵母菌的侵入,导致发酵、膨胀、变酸,再经烤制便得到了远比“烤饼”松软的一种新面食,这便是世界上醉早的面包。古埃及的面包师最初是用酸面团发酵,后来改进为使用经过培养的酵母。
中国
中国的羌饼和馒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作面包。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的包子,价格便宜、实惠,为南北人民所喜爱。包子通常是带馅的,不带馅的可称作馒头,在江南和河北的有些地区,馒头与包子是不分的,他们将带馅的包子称作肉馒头。南翔馒头和门钉馒头就是有肉馅的。
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醉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肉、芝麻、豆沙、干菜肉等。
台湾自日据时代,传入面包,但在1930年之前一般百姓少有吃过面包,而名称则是经由日语的“パン”(pan)再流传成为台湾话“pháng”并沿用至今。台语的吐司发音为“食パン”(发音似修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