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服装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由单一的保暖功能逐步发展,具备了遮羞、审美、身份标志乃至个性体现等诸多性能,而校服作为服装文化的承载体,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体现。校服应体现管理者的办学特色,学校的精神风貌。也该满足21世纪的中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的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而且日本人在潜意识里非常注重统一制服所带来的社会认同感,学生校服已经成为国民文化不可替代的部分。在中国,校服同样被重视,具有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如今,校服问题已上升到社会美育教育的大问题,校服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校服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中小学学生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教育作用和美化作用。在设计学生装的过程中,服装设计师应吸收教育学、心理学、市场消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安全、健康、舒适、功能、美观、个性为设计理念,把中小学学生校服作为国家的形象工程来看待,通过校服的款式、标志图案、文字、色彩等设计要素,来展现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学生的鲜明个性,体现先进的校园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