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灯、综合防治农林害虫舞毒蛾。舞毒蛾又名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羽化后的雄成虫在日间常常成群飞舞,故称之为“舞毒蛾”。舞毒蛾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主要橡、杨、柳、桑、榆、落叶松、樟子松、栎、椴、云杉、马尾松、云南松、油松、桦山松、红松等农林植被,舞毒蛾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石块缝隙或树干背面洼裂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白天多群栖叶背面,夜间取食叶片成孔洞,受震动后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幼虫期约60天,5~6月为害最重,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在我们国家主要在东北和华北一带经常造成危害。化学防治主要是采用烟熏的办法,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也就是舞毒蛾幼虫3龄期左右进行化学烟剂防治。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还会伤及天敌和其它益鸟、益虫现在介绍几种无公害防治方法。
杀虫灯灯光诱杀
及时掌握舞毒蛾羽化始期,预测羽化始盛期,并在野外利用配高压电网进行诱杀。出灯时应以2台以上为一组,灯与灯间的距离为500米,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灯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灯具周围的空地进行喷洒化学杀虫剂,及时杀死诱到的各种害虫的成虫。
人工采集卵块法
在舞毒蛾大发生的年份,舞毒蛾的卵一般大量集中的石崖下、树干、草丛等处,卵期长达9个月,所以容易人工采集并集中销毁。
人工采集幼虫法
这种方法对于小面积严重发生地块实施较好,因为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每年的5~6月份为防火戒严期,所以一般的烟剂防治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所以利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控制舞毒蛾的大发生危害。
改善环境,保护天敌
舞毒蛾天敌主要是大蛾卵跳小蜂,幼虫期天敌主要是绒茧蜂,寄蝇;蛹期天敌主要有舞毒蛾黑瘤姬蜂、寄蝇等。保护好目前林区舞毒蛾天敌资源,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频率和范围,使舞毒蛾种群数量变动受到天敌的有效制约及控制危害。
杀虫灯、生态综合防治农林害虫舞毒蛾则可以实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可以更好的保护农林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佳多公司以“倡导生态农林理念、创造和谐生存空间”为己任,致力于农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及防治器械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建立了第一个“有害昆虫光源技术研究工程技术中心”、第一个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可视化的预警站;拥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佳多定量风流孢子捕捉仪、佳多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佳多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佳多病虫统计器、佳多种子催芽仪等13项发明、32项实用新型产品;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被中科院院士邱式邦先生称之为“灯光治虫技术的一项重要进展”;被农业部原副部长范小建称赞为“中国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曙光”;被全国农技中心原主任夏敬源称为“世界物理杀虫第一灯”,并连续十二年被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全国重点推广产品,被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列为监制、推广产品,出口到16个国家和地区。佳多公司的 ATCSP 病虫害自动测控系统成为了病虫害监测防治的核心技术,将人类从农药污染、食物危害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并将成为植保技术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