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的历史:织带一直都是服装上的辅助材料,近几年织带逐渐流行起来,它作为一种时尚潮流的装饰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织带历史悠久,通过考古学家的考证,早在奴隶社会时已趋成熟。自南宋年间开始,黄道婆的纺织术,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之后,织布、织带就开始普及千家万户。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织带生产技术都机械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织带技术. 过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裤带、袜带、作裙带、背带、各种打包带、新娘出嫁打铺盖带,担盘上所系各种织带,都离不开民间编织。
机织(梭织):经纬交织。并捻后纱线经整经做成筒子(盘头),纬纱摇成纡子,在织机上织带。30年代,为手拉木织机、铁木织机织带。60年代初,以1511织机改装成织带机,现仍广泛使用。因带子宽度小,织造方式不一样,有单条、双条、数十条不等,有单层,也有双层。1967年,行业以工人为主体的无梭织带研究小组,成功地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出高速单条无梭织带机,实现织带不用梭,且工序缩短,占地面积小,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织带工艺历史的创举。
按编织方法分平纹、斜纹、缎纹与杂纹三几大类。(平纹/小波纹/斜纹/安全织带/坑纹/珠纹/提花等PP织带按其纱的粗细可分为900D/1200D/1600D;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织带的厚度,厚度也确定其单价和韧度。)按使用性质分服装类织带、鞋材类织带、箱包类织带、安全类织带、其它特殊类织带等。按织带本身特性分弹性织带与刚性织带(非弹性织带)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