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泵的用户请告知过流介质的比重或固液比,以便配备合适的电机!如不知型号可告诉我们流量和扬程以及温度,我们可以帮您选型!该系列泵可通过更换叶轮而达到不同流量和扬程!而价格相差不多,具体价格可具体商议
压滤机入料泵的创新技术特点
1. 独特的密封装置
采用负压技术加组合密封装置,在压力不断增加而流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密封组件不承受压力,尤其是在后期压榨期时因泵在大压力下,其创新密封结构设计,保证轴封处基本达到无泄漏。
2.双级叶轮的结构设计
该泵采用双主泵体,双主叶轮的结构设计,彻底解决了单泵单叶轮泵在入料初期时振动和噪音过大、性能曲线平坦、叶轮流道窄、通过性能差等缺点非常适合压滤机入料时应阻力的变化来实现大流量低压力喂料与小流量、高压力过滤的要求。
3.双叶轮泵比单叶轮泵抗耐磨性更好
因双叶轮泵以较低的叶轮出口线速度获得更高的泵出口压力从而克服了单叶轮泵为增加压力而增加叶轮线速度,而导致叶轮、泵壳磨损加剧的缺点,有效的提高水泵等过流部件的寿命。
4.应用范围广
该产品可采用铸钢、高铬铸铁(耐腐耐磨材料)、不锈钢等多种材质制造,可适合不同的介质需求,用户选用的范围更广。
5.叶轮与泵壁的间隙可调
独特的轴承箱设计,用户在常时间使用后,因磨损造成压力下降时,可通过调整叶轮与泵壁的间隙来继续保障水泵的高压力,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水泵大修周期,克服了传统单叶轮压滤泵因磨损压力下降快,经常更换叶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压滤机入料泵的安装注意事项:
1.泵的进出口依次安装阀门及橡胶抗震节(管道补偿器)以方便检修。
2.在泵的安装顺序上,要先连接进出口管路镙栓,再紧固定脚螺栓,以防连接管路时对泵产生拉伸性应力,损坏泵机。
3.出口管路距离长(高)的岗位及HFM-II型泵,应在出口处安装止回阀,以防停车时出口高压水锤对泵产生破坏力。
4.泵的进出口管路的配置:为减少管道流阻、提高管道的输送效率,泵的配管应大于泵进出口一个等级。
5.泵的进出口管路应设重力支撑系统,泵不能承受管道重量。
压滤机入料泵的启动、运行及维护
1.运行前的检查
试运行前应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或轴,检查转向是否正确,运转是否灵活,如盘不动或有异常声音,应及时检查,检查时先从外部用手检查联轴器是否水平,从轴承座上的油镜孔处查看润滑油的位置是否在油镜的中心线附近(太多应放掉一些,太少应加上一些),边检查边盘动,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就要拆泵检查(拆泵时请参照本说明书上的结构简图和拆装程序),清理异物,并和本公司联系协商解决方法。同时检查外冷却系统有无加冷却水或加注(存)冷却油。
2.开车步骤
a.将泵内灌满液体
b.及时打开进口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c.接通电源
d.再打开出口阀门
3.运行
运行中如有异常声音,或有电机发热等不正常情况出现时,也应停机检查,检查方法和步骤同1.
4.停机
a.先关闭出口处阀门
b.切断电源,并及时关闭进口处阀门;(如进口阀门为单向止回阀,就不需要人工操作)。
5.维护
a.轴承座中应定期更换润滑油(CD40#柴机油),一般以运行6个月为更换周期。加注润滑油的油位以到油镜三分之二位置为好(见右图)。油位太低起不到润滑作用,太高轴功率消耗负荷增加。
b.寒冷季节,停泵后若有结冰现象,应先接通密封处冷却水,必要时可加热水进去解冻,之后用手盘动联轴器,直到运转灵活,再按照启动步骤开车。
c.有冷却水装置的泵,开车前应先接通冷却水,泵正常运行时,可继续接通,若条件不允许也可停掉,冷却水的压力控制在0.05MPa以下,自来水即可;
d.泵在关闭出口阀门时的运行称为闭压运行状态,全塑泵或衬塑泵的闭压运行时间应尽可能减短,常温介质以不超过5分种为限,高温介质不要超过2分种;
e.泵不能承受进出口管道的重量,进口管路越短越好,泵出口到阀门处的垂直高度应尽可能短;
f.保持电机上没有水迹,防止电机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