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和普通瓦相似而略长,外部多呈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修盖宫殿等。 后蜀 欧阳炯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宫殿琉璃瓦。”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或为板片,或为宛峝,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於 太平府 造成,先装入琉璃窰内,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
取出,成色以无名异、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再入别窰,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阳光已把 护国寺 大殿上的残破的琉璃瓦照亮,一闪一闪的发着光。”
大殿宽广,足客千人聚食而有余。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赞叹皇宫之大,屋顶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尽显贵族气质。
琉璃瓦可选用大青、二青、缸土、碱土、紫砂,木节等软硬质原料及废匣钵粉、瓷粉等原料。另外,也可用部分采用煤矸石、煤研灰等矿物废渣、工业副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也获得满意效果。用的是当地的两种紫砂原料,将其置换白坯料中的青土成分而配成。
注浆坯料的制备
将原料按配方准确称量入球磨细碎,过60目筛陈腐备用。主要用来制作琉璃瓦的小、中型异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