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2013-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领1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开始,我国铁路建设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交通基建投资约为2万亿元,其中铁路投资额约为7000亿元,占全行业的35%。
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居世界第1;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提高到41%和46%。依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建高铁将占新建路线里程的50%;到2015年,高速铁路达1.6万公里以上,铁路的投资将维持在3.5万亿左右。
到2015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或将完成30亿人左右;到2020年,铁路客运量或达到50亿人。即“十二五”期间铁路客运量的年均增速为12.35%,明显高于“九五”和“十五”期间2.58%和7.75%的年复合增长,铁路客运增速将达到一个相对的顶峰。
4.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项目融1资BOT、TOT、ABS等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配套“创新”。
5.加强投资服务和投资引导
政1府和企业各层面构建公开、透明的投资信息系统,积极向国内外民间资本提供多种信息。
总之,通过铁路投融1资方式的创新可以进一步推动铁路投融1资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整个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
运输安全:
铁路运输安全(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亦即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即为不安全。
铁路运输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过程而存在的。只要存在运输生产活动,就会出现安全问题。然而,安全又是生产的前提和保证,正常有序的生产同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率、效益的矛盾。
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是管理。铁路犹如一台大联动机,其运输生产过程是由车、机、工、电、辆等多工种联合的多环节作业过程,涉及设备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设备布局的延续纵深和操作人员岗位独立分散的特点,使各工种和各环节的协同配合都离不开严格有效的管理。此外,虽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管理看似间接原因,但追根溯源确是根本的、本质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