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微合金钢和磷合金钢,80年代中期开发了双向DP钢和硬化钢,90年代开发了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 [3]。 目前,国际合作项目“超轻型钢制车体(ULSAB)开发”正在顺利进行,其目标是要达到行车油耗34KM/3L(美国),车体减重25%。在车体结构上大量采用高强和超高强钢板是其基本出发点。超轻型钢制车体通过大ULSAB的最大特点是:并不以牺牲性能而达到减轻车重的目的[4]。超轻钢车以车体结构用高强度钢的比例超过90%作为设计依据,日本在1985~1995年的十年间,车身高强度刚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随着表面处理性能的提高,汽车寿命从6。7年延长到9。3年,扣除高性能化钢板制造时的能源增加,一年可以节省357*104L重油,几4相当于节省国内钢铁业能源消耗量的百分之几。2000年在日本汽车制造中,高强度钢板的使用已达36.3%。V镀锌:DX51D+Z 0.5*1250*C 0.6*1520*C 0.8*1250*C 0.95*1250*C
1.2*1500*C 1.5*1250*C 2.0*1500*C 1.8*1500*C 3.0*1250*C
0.4*1250*C 0.35*1000*C
DX53D+Z 0.4*1250*C 0.5*1250*C 0.6*1250*C 0.7*1250*C
0.8*1250*C 0.9*1250*C 1.0*1250*C 1.2*1250*C 1.5*1250*C
1.8*1250*C 2.0*1250*C 2.5*1250*C 3.0*1250*C 2.8*1250*C
环保镀锌: 0.5*1000*C 0.6*1250*C 0.7*1250*C 0.8*1250*C
1.0*1000*C 1.2*1250*C 1.5*1250*C 1.6*1250*C 1.8*1000*C
2.0*1250*C 2.2*1000*C 2.5*1000*C 2.8*1250*C 3.0*1000*C
高锌层200-275克:0.5*1250*C 0.6*1250*C 0.7*1250*C 0.8*1250*C
1.0*1250*C 1.2*1250*C 1.5*1250*C 1.6*1250*C 1.8*1250*C
2.0*1250*C 2.2*1250*C 2.5*1250*C 2.8*1250*C 3.0*1250*C
硅钢:0.27*1000 0.35*1000*C 0.5*1000*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