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宝RFID资产管理防盗系统 物联宝电力资产管理防盗档案资产管理防盗系统由此引发的失泄密事件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使用数字载体存放、传递和处理涉密信息,在军队和党政机关中已很普遍。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管手段,涉密载体乱放、乱带现象,涉密区人员出入监管不慎时有发生益增多,直接危害国家与军队的安全。涉密载体安全保密管理的建设是军队和党政机关信息安全管理发展的要求和严格构建的防线。
根据对涉密载体有无意识带出和机要涉密区人员出入管理不慎造成严重泄密的情况下,利用物联宝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实现应用到涉密载体在位监管系统,起到全方位监管的效果,可以有效的解决涉密载体等设备带出管理的问题和外来访问人员的严格把控管理的问题。特推出“涉密载体在位监管系统”,对违反规定私自带出的载体起到报警并记录存储相关信息等方法进行严格监管处理。
本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涉密载体在位监管系统的总体思路,特别是出入涉密区域的人员和涉密载体的带出管理。方案通过管理系统软件中心和射频读卡器组成射频电子标识发卡系统,建立涉密载体及出入涉密区域的人员与射频电子标识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读写器组成监管系统实现对进入涉密区域的人员和涉密载体的带出管理,对违反规定私自带出涉密载体的行为系统会发出声光报警,并同时记录载体的资料和时间;管理系统可接入局域网,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大门和机要区的互联,简化了系统连接关系和繁杂的操作过程;涉密载体外带的申请、审批,达到了有效便捷和全方位监管的目的。
物联宝涉密载体安全保密系统建设是信息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涉密载体保密管理上,可以较好地解决类似涉密笔记本这类设备的外出管理问题.在当前军事斗争形式复杂多变、窃密和反窃密斗争日益尖锐的环境下,军事信息的保密工作越发重要,借助射频识别技术加强涉密载体的管理,将在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的一项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前景巨大。通过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涉密载体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的实施,积累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经验,推广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成果,开展射频识别技术在军事装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后勤保障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射频识别技术在军事方面的作用,达到保障军事目的的顺利完成、提高效率的目的。
“物联宝RFID涉密载体在位监管系统” (以下简称涉密系统)监管对象为嵌入或粘贴专用电子标识卡的U盘、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文件夹等涉密载体;同时对进出涉密区的内部人员及外来人员进行监管。
“涉密系统”对监管对象进出涉密区进行检测识别,根据监管对象的违规情况进行显示相关详细信息和报警功能并自动记录存储该信息,并提示警卫人员及保密人员进行管理及迅速及时处理。
二.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
2.1 系统功能
每一个载体都必须通过系统软件注册并入库。载体入库后,系统会24小时自动实时检测每一个载体是否在位,一旦系统检测到载体非法消失,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管理人员,同时将消失载体的具体信息实时通过系统软件显示并保存在软件数据库备查
已授权可带出载体(有源射频电子标签)带出监管区域时,系统将自动记录相关信息(单位、责任人、载体类型、时间、状态),并自动记录存储当前产生的事件记录,以备以后查询使用。同时门口查询机也将实时显示载体相关信息,方便管理人员查看。
无授权带出载体出门时,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提示音,显示载体相关信息(单位、责任人、载体类型、时间、状态),可自动记录存储并拍摄全过程视频录像。由警卫进行干预处理。
载体进门时,无论是否授权,均不报警,只记录载体相关信息和时间并储存相关信息并自动转换载体的状态,例如:已出库变为已在库。
系统可设置载体带出后归还时间,如果被授权载体被带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还回入库,则系统要提示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干预。
综合了局域网、控制器、PC机组成一个强大的网络系统,支持RS485和TCP/IP通信方式,并支持两种方式混合组网,并可以轻松实现Internet互联网远程组网。
PC机可以被放置在网络中的任何地方,并可以对系统内所有控制器进行监控和管理。PC机可以实时监控到各种事件,动态的在线显示,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是系统的操作和管理十分简单,而且现场也可通过笔记本PC对每台控制器进行配置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