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红色经典小人书、航天模型等藏品勾起了很多老年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千余本军事题材杂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
昨天上午,在文昌花园社区展览室,一批批学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此次活动。展台上,已经分类放上了各种各样的杂志和书籍,杂志多以军事题材为主,包括海军、、空军等三大军种相关资料。孩子们一边翻阅书籍,一边听张玉顺老师讲述过去的历史故事。
张玉顺说,这些军事杂志有一千多本,有《世界军事》系列杂志、《航空知识》系列杂志、《兵器知识》系列杂志、《军事史林》系列杂志等。“通过资料、杂志可以了解中国军事史等相关知识,讲给孩子们听,给他们增长知识。”张玉顺说,早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收藏这些杂志。每次在报刊亭见到相关杂志,他都毫不犹豫买回来看看。
记者了解到,整个展览包括了近万件红色主题藏品,主要包括了军用电话机、军事题材报刊、军事题材连环画和航天军事模型等几大类。张玉顺透露,这些收藏有的是从古玩市场“淘”来,有的是亲朋好友相赠,有的则是与“交换”而得。
红色主题小人书
勾起一代人的儿时回忆
“咦,这里还有小人书,咱们小时候经常买了看!”不少爷爷奶奶特地带着孙辈来观看红色收藏,见到一堆小人书时,不少人兴奋不已。
展架上整齐摊放着近千本小人书,分了好几大类。有红色经典小人书,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也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映外国故事的小人书。此外,还有反映古代历史、人物、现代革命、创业等类型的书籍,有的小人书上用的是手绘版漫画,有的则直接用上了电影剧幕画面。
“像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人书算是原版小人书呢。”张玉顺说,虽然这些小人书封面褪色破旧,但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每本小人书图片与内容十分贴切,易于孩子们理解。张玉顺说,他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物资匮乏,孩子们娱乐的活动相对较少,因此生活显得有些单调。最令张玉顺难忘的莫过于,夜深人静房间一片漆黑,他和小伙伴们常点着煤油灯聚在一起看书。
张玉顺回忆,为了看小人书,几家孩子常常凑足钱,到国庆路上的新华书店购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本小人书要二三毛钱。”买回来后,孩子们轮流借来看。一般前一天借了翻阅后,第二天一早还给其他孩子看。除了购买外,几个小伙伴还喜欢步行到湾子街,或跃进桥附近的小书店租借小人书看。
军用电话机
见证中国历史烽火岁月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玉顺就开始零星收藏各种各样的物件,而他家中的老式电话机已有300多部。
在此次九十周年红色主题展上,他特意展示了不同年代的几部军用电话机。张玉顺告诉记者,这些藏品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不同岁月的历史。
他指着其中一部电线已经有些破损、背带已遗失的电话机告诉记者,“这是上世纪40年代左右,解放战争期间所用的军用磁石电话机。”张玉顺解释,上世纪80年代,他在何园工作时结识了一位陈姓空军干休所离休副师级干部,随着交情的加深,对方得知张玉顺热爱收藏老式电话机,便将他收藏的这部上世纪40年代的电话机馈赠给了张玉顺。
而到了上世纪50年代,军用电话的外观、颜色已经有了很大变化。“1990年,我打听到甘泉有一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通信兵,珍藏了一部上世纪50年代的军用电话机。”张玉顺介绍,这部电话机带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因为朝鲜天气较冷,因此在这部电话机外面加装了防寒的牛皮外壳,而且电话线也比之前的军用电话线要粗,“电流容量大,信号更强。”
此外,张玉顺还收藏了一件上世纪70年代末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军用电话机。记者注意到,这一电话机造型更加轻巧,绿色的硬件塑料外壳保存完好。“我收藏的部分电话机也曾被剧组借用,《亮剑》、《保卫延安》等电视剧里好多电话机都是向我借的。”
香港明德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这里可以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创造无形和有形的增值空间,是您最佳选择的交易平台。
国内、纽约、大型拍卖会征集藏品:
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元、明、清为主,以及珠山八友传世之作;
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及历代文房用品等
联系人:刘先生(征集部)
咨询电话:13015781420
QQ:3138403752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66号香港明德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