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盛达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视质量为生命,以信誉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以优质的品牌为用户服务,资深的销售和应用工程师,随时为您提供广泛而专业服务,并一站式解决您的各种问题。
泰州盛达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真诚地欢迎国内外用户朋友选用我们的产品,同时也希望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厂家同仁奋力合作,与时俱进,共同开发!欢迎新老客户洽谈合作。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铂铑热电偶/耐磨热电偶/S型热电偶)、热电偶、热电阻、补偿导线、电炉丝、及各种温度仪表,公司以丰富的产品选择、稳定的质量控制、迅速的交货周期、强大的技术支持等诸多服务优势,逐渐确立了温度传感器领域中领先者的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炼钢炼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玻璃陶瓷、塑料橡胶、酿酒制药、轻工纺织、食品、烟 草、水处理、火电及核工业等行业。
技术参数:
1、输入信号:热电偶:K、E、J、B、S、T、N。热电阻:Pt100、Cu50、
Cu100(三线制、四线制)。智能型温度变送器的输入信号可通过手持器和PC机任意设置;
2、输出信号:在量程范围内输出4-20mA直流信号,与热电偶或热电阻的输入信号成线性或与温度成线性。智能型温度变送器输出4-20mA直流信号同时叠加符合HART标准协议通信;隔离式温度变送器:输入与输出相隔离,隔离电压500V,增加了抗共模干扰能力,更适合与计算机连网使用;
3、基本误差:0.5%FS、0.2%FS、智能型0.2%FS;
4、接线方式: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5、显示方式:四位LCD显示现场温度,智能型四位LCD可通过PC机或手持器设定使之显示现场温度、传感器值、输出电流和百分比例中的任一种参数;
6、工作电压:普通型号12V-35V,智能型12V-45V,额定工作电压为24V
7、允许负载电阻:500Ω(24VDC供电);极限负载电阻R(max)=50(Vmin-12),例如在额定工作电压24V时,负载电阻可在0-600Ω范围内选择使用。
8、工作环境:a:环境温度-25-+80℃(常规型)
-25-+70℃(数显型)
-25-+75℃(智能型)
b:相对湿度:5%-95%
c:机械振动f≤50Hz, 振幅≤0.15mm
d:无腐蚀气体或类似的环境;
9、 环境影响系数:δ≤0.05%/℃。
测温范围:
类 别 | 材 质 | 分 度 号 | 测 量 范 围 |
热 电 偶 | 镍铬-康铜 | E | 0-1000℃范围内任选 |
镍铬-镍硅 | K | 0-1300℃范围内任选 |
铂铑10-铂 | S | 0-1600℃范围内任选 |
铂铑30-铂铑6 | B | 0-1800℃范围内任选 |
铜-康铜 | T | 0-400℃范围内任选 |
铁-康铜 | J | 0-1200℃范围内任选 |
热 电 阻 | 铜热电阻 | Cu50 | -50-+150℃范围内任选 |
铜热电阻 | Cu100 | -50-+15℃范围内任选 |
铂热电阻 | Pt100 | -200-+600℃范围内任选 |
SBW系列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型号代码及说明:
型 号 说 明 |
SBW | 温度变送器 |
类别 | R | 热电偶 |
Z | 热电阻 |
传感器 | 1 | 适配K型热电偶/热电阻适配Pt100 |
2 | 适配E型热电偶/热电阻适配Cu100 |
3 | 适配J型热电偶/热电阻适配Cu50 |
4 | 适配B型热电偶 |
5 | 适配S型热电偶 |
6 | 适配T型热电偶 |
7 | 适配N型热电偶 |
8 | 用户自定 |
电路类别 | 0 | 隔离型 |
1 | 非隔离型 |
安装方式 | 0 | 常规型 |
1 | 专用型 |
2 | 挂壁型 |
3 | 导轨型 |
温度变送器 | 0 | 常规型 |
1 | 智能型 |
2 | 数显型 |
3 | 指针型 |
4 | 智能数显型 |
5 | 智能指针型 |
6 | 带HART协议型 |
-------------以下内容与产品无关------------
“土壤污染状况底数还不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罗清泉表示,对于土壤环境状况,报告列出了前几年土地污染调查的结果,大致反映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的状况。“但还不是很准确”,他强调说,“问题在于我们调查点位设置的密度不够。我们的点位设置是10×10公里或8×8公里,一个网格,也就是说近100平方公里才一个点位,这样的调查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土壤污染状况的。这说明土壤污染状况底数还不清”。
委员严以新也提出,常州“毒地”事件暴露出点位设置的密度问题,“最近常州外国语学校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该校周边的化工厂好几家,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地方建校?”
严以新提出,上述“没底”折射出土壤环境的数据缺失,“2005年到2013年实施的(土地环境)调查是630万平方公里,采量点比较粗,起码大于1平方公里采一个样,现在正在细化,如果采量点粗的话,像常州外国语学校应该是有历史资料的,建学校时应该知道土壤环境的状况”。他强调,“对土壤污染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心中没有数,就谈不上土壤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