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对塑料的冲击尚远
、PP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年内或较有限,大部分装置都存在一些隐性风险,导致未来未必能如期投放市场或满负荷开工。 这一结论建立在近期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国内部分期货研究员对西北地区煤化工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调研项目包括神华榆林在建MTO项目、宝丰能源、神华宁煤,并侧面了解陕西延长中煤项目及中煤榆林项目。 陕西延长MTO项目及中煤MTO项目已开车,但是由于缺乏化工人才至今无法满负荷开车。中煤项目尤其如此,延长由于其炼油背景尚能抽调部分工程师,但也无法解决化工工艺方面的人才紧缺问题。大唐多伦则既缺化工人才且其化工工艺存在重大缺陷,该装置基本失败。 宝丰能源因技术问题可能无法如期开车,中煤延长MTO项目则因重油裂解问题试车出现问题 该文指出,由于煤制烯烃高利润率,西北富煤地区大量上马MTO、MTP装置,投资方主要来自煤企、电力企业以及炼油企业。然而隔行如隔山,仓促上马的煤制烯烃企业并没有储备好足够的技工及工程师。 该作者强调,神华集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神华包头项目从中石油、中石化大量引进化工技术人才,保证了煤制烯烃项目的正常开工,但神华情况较为特殊,并不是每家煤制烯烃厂家都能像神华这样从石化双雄引进人才。 作者认为,煤制烯烃企业缺乏技术人员导致开工负荷无法提高,已成普遍现象。
废塑料是口岸查验的重中之重
进境废物原料是一种高风险的敏感商品,具有较大的环保风险和卫生安全风险。而其中废塑料PC颗粒作为进口量大、来源复杂、不合格检出率高的一大类,始终是口岸查验的重中之重。以上海口岸为例,在2011年检出的68批因环保项目不合格退运的进口废物原料中,涉及废塑料的达到了55批,共计3257.20吨,涉及金额232.00万美元,分别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重量、金额的80.88%、77.65%和66.57%。而2012年检出的68批因环保项目不合格退运的进口废物原料中,涉及废塑料的更是达到了64批,共计2879.72吨,涉及金额209.55万美元,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重量、金额的比例分别上升到了94.12%、89.95%和89.43%。
2013年上半年,共检出环保项目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20批,其中涉及废塑料的达到了16批,共计594.68吨,涉及金额42.22万美元,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重量、金额的80%、72.86%和50.88%。实际数据表明,目前进口废塑料已成为进境废物原料中环保风险高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