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污水的“清白”之旅:主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92%
2013年,《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通知》;2015年,《关于印发泸州市推进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年,《关于加强全市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7月,《泸州市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从近5年出台的这四个文件可以看出,泸州市治理污水的历程。两次“推进”,到“加强”,再到“推进”,从文件标题中的关键词变化可以看出,泸州市治理污水的力度始终不减。
泸州治理污水的效果,还可以从城区、乡镇、新村聚居点看出。这个效果表现在让所产生的污水更多地达标排放,改善了泸州水环境质量,为泸州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城区率已达92%
又脏又臭的污水,经过怎样一番历程后脱胎换骨重获“清白”?7月22日,记者走进了泸州市兴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见证了污水的“清白”之旅。
从泵站输送来的污水,先经过格网槽的过滤,去除悬浮物质和纤维杂质,然后进入均质调节池,加入药剂,确保调节池出水水质稳定,再被送入混凝反应池。接着,污水还要陆续抵达初沉池、厌氧水解池、曝气池、二沉池、高效澄清池,慢慢脱去“脏衣服”,最后被排入长江。整个过程需要10多个小时。
“这污水为什么在冒泡?”有人指着巧克力颜色般的曝气池问道。对此,泸州市兴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工程部经理贺正谷解释道:这是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在“吃”污水中的污染物。
污水经过一道一道的工序处理,颜色慢慢由浊变清。在污水处理出水口,拿一个纯净水空瓶子,装着处理后的“污水”,与瓶装的纯净水比较,肉眼看不出两者有何差别。
像这样的处理效果,在泸州主城区比例较高。截至2016年底,泸州主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92%。
目前,泸州共有鸭儿凼、二道溪等9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27.1万方/天,已建成二道溪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鸭儿凼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城东截污干管、城南截污干管等城市截污主管约145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约95公里。
污水治理的“四个转变”
为了提高泸州的污水治理水平,2017年7月,泸州市制定了《泸州市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到2019年底,泸州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0%,100人以上农村聚居点(包括二级场镇、新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计划3年时间,泸州市做到中心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及主次管网,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四个全覆盖”,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由向再生利用、由重城轻镇向城乡统筹“四个转变”,全面提升泸州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全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