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
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为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容积不低于15升(施肥罐采用深颜色的筒体,以免紫外线照射产生藻类堵塞滴灌系统)。
肥料要求:常温下要具有以下特点:全水溶性、全营养性、各元素之间不会发生拮抗反应、与其他肥料混合不产生沉淀;不会引起灌溉水pH的剧烈变化;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云河乐施特。
常用肥料:水溶性好的固体肥或高浓度的液体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云河361纯钾复合肥料系列。
滴灌方案:滴灌施肥必须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移栽至开花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10方/亩;开花至膨大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5—8方/亩;采收期每6—8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6—8方/亩。
加肥方案:一般原则是每次滴灌每次加肥。具体是移栽至缓苗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2—3公斤滴灌专用肥(云河乐施特20:20:20);开花至膨大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3—5公斤滴灌专用肥(云河乐施特15:6:35);采收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3—5公斤滴灌专用肥(15:6:35),采收后期酌情减少加肥量。
水是所有农区保证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命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是逐渐增加,但是水的价格却一直没有增加,加上我国水价政策是相当的不合情理,出现水的价格背离水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水价几年下来都是“一贯制”,经济学上的供求原理在水价上表现得十分失灵。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水价一直没有进行过调整,从而水价偏低,人们不引起重视,导致肆意浪费水资源也不心疼。水是一种资源和商品,应该满足市场经济的供求价格机制,当需水量增加时,出现供不应求,水的价格就应该往上涨,这样才能刺激到人们的神经,形成节水意识,不再那么任意的浪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