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区的规范 出产用地的区划,首要要保证各个工作区的合理计划,每个工作区的面积和形状,应根据各自的出产特征和苗圃地形来选择。一般大中型机械化程度高的苗圃,小区可呈长方形,长度视运用机械的种类判定,中小型机具200m,大型机具500m。小型苗圃以手艺和小型机具为主,工作区的差异较为活络,小区长度50~100m为宜。工作区的宽度依土壤质地、是不是有利排水而定,排水超卓可恰当宽些。一般以40~100m为宜。小区的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形、主风方向、圃地形状判定。斜度较大时,小区长边与等高线平行,一般情况下,小区长边选用南北向以利于苗木生长。
2.落叶乔木大苗树冠培育技术 无量落叶乔木,一般多按树木天然冠型,不多加人为干与,仅仅上部出现较强的比赛枝时要及时疏除,否则易出现双干。为了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对过密枝、堆叠枝疏除,对病虫枝、创伤枝也应疏去。
国槐、元宝枫、馒头柳之类的乔木,待树干养成后,联络第2次移植,在2.0~2.5m处定干,然后选好向外放射的3~5主枝培育成主干枝,第二年对这些主干枝在30cm处进行短截,推动侧枝生长,以构成底子树型。
3.针叶树大苗培育技术 针叶树种,一般匿伏芽寿数短,萌发力弱,生长缓慢。园林美化运用时,一般选用低干或保存悉数分枝的树形,如云杉、白皮松、油松,培育大苗时一般不进行修剪,别的还要留心保护好顶芽,无顶芽则不再长高。修剪仅仅剪去枯枝、病残枝。有时轮生枝过密时,可恰当疏除,每轮留3~5枝。白皮松、桧柏类苗木易构成徒长枝,成为双干型。要及时疏去一枝,坚持单作。一同针叶类的一般较喜光,应使其充分受光:在此基础上,加强肥水,才调成为生长健旺的合格苗木。
当苗木抵达一定高度时,修剪枝梢使树冠成圆球形,然后抽出许多分枝。当分枝达20~25cm时,再次修剪枝梢,推动次级侧枝构成,使球体逐年增大,一同剪去变形枝、徒长枝和病虫枝。成形后,每年在生长时间进行2~3次短截,推动球面密生枝叶,如大叶黄杨球等。
五、藤本类
苗本移植后,春季近地上处截干,推动萌发侧枝,选留2~3条生长健旺的枝条培育做主蔓,对枝上过早出现的花芽要及早摘去。藤本植物移植后年,应建立支柱固定植株并使其向上攀援生长。
六、伞形类大苗培育
园林中常用伞形苗木,如龙爪槐、垂枝樱桃等。此类苗木培育时,先培育较大的砧木,然后嫁接垂枝种类即成为伞形树形,一般砧木粗4~5cm,嫁接高度可视需要而定,一般在2米处嫁接,有时也在1米处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