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点焊机器人虽然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大体上 都可以分为組成部分,即机器人本体、点焊 焊接系统及控制系统,目前应用较 广的点焊机器人,其本体形式为直角坐标简易型及全关节型。前者可具有3-5个自由度,焊件及焊点位置受到限制;后者具有5-6个自由度,分DC伺服和AC伺服两种形式,能在可到达的工作区间内任意调整焊钳姿态,以适应多种形式 结构的焊接。
点焊机器人控制系统由本体控制部分及焊接控制部分组成。本体控制部分主要是实现示教再现、焊点位置及精度控制;焊接控制部分除了控制电极加压、通电焊接、维持等各程序段的时间及程序转换以外,还通过改变主电路晶闸管的导 通角而实现焊接电流控制。
点焊机器人历史
最初,点焊机器人只用于增强焊作业(往 已拼接好的工件上增加焊点后来,为了保证 拼接精度,又让机器人完成定位焊作业。这样, 点焊机器人逐渐被要求具有更高的作业性能。具 体来说有:安装面积小,工作空间大;快速完成 小节距的多点定位(例如每0.3 ~0. 4s内移动 30 ~ 50mm节距后定位);定位精度髙 (±0.25mm),以确保焊接质费;持重大(50- 150kg),以便携带内装变压器的焊钳;示教简单,节省工时;安全,可靠性高。
点焊机器人概述
点焊机器人的典型应用领域是汽车工业。一 般装配每台汽车车体需要完成3000 ~4000个焊 点,而其中的60%?90%是由机器人完成的。 在有些大批a汽车生产线上,服役的机器人台数 甚至高达300台以上。汽车工业引人机器人已取 得下述明显效益:如实现多品种的混流生产 (柔性生产提高焊接质量稳定性;提高生产 效率;把操作工人从繁重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 等。今天,机器人已经成为汽车生产行业的支 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