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雕文化贯穿于我国整个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铜文化。铜文化自它一产生就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铸铭着时代的印记。商周时代铸铜及铜雕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在政治、宗教、生活等领域已经的大量使用铜制品。在秦以后的二千多年里,铜文化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如货币、兵器、邮政、宗教、地震、冶金、天文、建筑、气象、中医学等等,十六国时期铜造像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雕塑作品也多了起来,唐代的铜雕像趋于世俗化。宋朝出现了仿古铜雕制品,明清时期的铜雕制品进入了更多的领域。同时动物雕塑也在迅速发展。
用铜制作人物雕塑是现代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而铜雕塑属于青铜器工艺品,需要进行细心的呵护和保养,这样才能长久保存。那么,该如何做呢?
专业人士提到,铜雕塑种类繁多,不仅仅局限于人物雕塑,比如动物雕塑、铜钟、铜鼎等都是,而铜雕塑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雨淋之后,都会有或大或小程度的腐蚀,对于这样的,如果是小件,那么可以将其放在倍半碳酸钠溶液当中,这样就能将氯化物逐渐转化为铜的碳酸盐,注意浸液要及时更换,直到完全为止。
随后要将器物进行反复冲洗,去掉碱液,然后进行干燥封存,这样受过腐蚀的铜雕塑就会恢复往日的风采。对于比较大的,则建议采用更为稳妥的保养技巧,避免在保养过程中因为操作不慎导致铜雕塑损坏加重。
铸铜雕塑主要材质
紫铜:也就是纯铜。国家标准(96#),塑性极好,宜锻打工艺。如不加入其它金属则不宜铸造。
黄铜:主要成分铜、锌,极少量铝、锡,国家标准(62#、63#)。特点是有良好的铸造加工性能和抗腐蚀性。适宜精铸,着色稳定。
青铜:主要成分铜、锡,极少量铝、锌,国家标准(38#)。有良好的铸造加工性能,较强的防酸、防碱、防盐,抗腐蚀性,适宜精铸,着色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