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通过“黄闪灯”路口或路段该如何通行呢?据介绍,“黄闪灯”是信号灯的一种,用以提醒各方向的车辆驾驶人和行人注意交叉路口的信号,它不具有控制交通先行和让行的作用。因此,在设置有“黄闪灯”的路口,不同于红绿灯变换控制的路口,车辆通行时,提示车辆行人注意了望,确认安全后通行。近年来,在柳州市带箭头的交通信号灯(也称车道信号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目前,市区80%以上的信号灯控制路口都改成使用这种“箭头灯”。这种信号灯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路交通信号的多相位控制,各方向车流可以无冲突点通过路口,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车辆通行的方式为,当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本车道按指示方向通行;红色箭头灯亮时,禁止本车道车辆通行。
道路交通信号灯是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 ,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从而改善交通状况的一种重要工具,是道路交通的基本语言,广泛用于城市道路建设。
产品特点: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GB14887-2011标准中的技术指标;
2、透光部分的外表面平滑,有效地改善了以往配光镜易积尘的缺陷;
3、采用品牌芯片封装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发光强度高,光源寿命长;
4、采用多重密封及加强防尘的光源系统,属国内首创;
5、信号灯外形美观、工艺精细,品种齐全,便于多种组合安装;
6、双向开启的较簧结构,便于信号灯的日常维护;
7、采用聚碳酸酯/压铸铝外壳与硅橡胶密封元件,正常使用能使灯体结构部分寿命超过十年。
从信号灯的功能类型分析
信号灯种类多采用机动车信号灯、方向信号灯、人行信号灯等方式,这3种方式占所有产品的94.2%。具体来看,机动车信号灯占35.8%,方向信号灯占25.8%,人行信号灯占32.6%。见图1所示。
从信号灯形状分析
GB14887-2011规定了信号灯面罩种类有Φ200、Φ300、Φ400,从检测数据来看,主要以Φ300、Φ400为主,其中:Φ400占56.6%,Φ300占42.9%,Φ200占0.5%,见图2所示。
从面罩材料类型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号灯的应用,信号灯标准对外壳、导线的耐久性进行详细规定,欧盟和澳洲针对信号机抗干扰性均制定专门的电磁兼容标准,以更好的保证产品使用可靠性。从检测情况看,金属壳体的信号灯应用最为广泛,占比达到61.3%,塑料壳体的信号灯占比38.6%,见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