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隔音减振设计技巧
1、地面隔音材料由高密度发泡材料经过热压、成型制成的隔音减震卷材,该材料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
2、地面隔音材料性能:撞击声隔声量的减震隔绝,该隔音材料适合各种场所的地面减震和楼板辅助减震,施工简单效果好,只需在铺设好的隔音材料上方浇注3-5cm厚的混凝土即可。
3、地面隔音材料技术参数:厚度为5mm的隔音材料撞击声改善量为A计权20分贝。
4、地面隔音材料使用范围:适用于家庭影院隔音、KTV隔音处理、中央空调减震隔音处理、体育馆健身房减震处理等需要减震处理的各类场所。
噪声控制基本途径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①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②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45~60 分贝。
③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会接触到各种振动源,这些振动都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由科学测试知道人体各部位有不同的固有频率,如眼球的固有频率约为60赫兹,颅骨的固有频率约为200赫兹等;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如水平方向的固有频率约为3—6赫兹,竖直方向的固有频率约为48赫兹。因此,跟振动源十分接近的操作人员,如拖拉机驾驶员,风镐、风铲、电锯、镏钉机的操作工,在工作时应尽量避免这些振动源的频率与人体有关部位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并且,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有关部门己作出了相应规定,要求用手工操作的各类振动机械的频率必须大于20赫兹。
预防方法
到了今天,人类对付共振危害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和更加先进。例如:人们在电影院、播音室等对隔音要求很高的地方,常常采用加装一些海绵、塑料泡沫或布帘的办法,使声音的频率在碰到这些柔软的物体时,不能与它们产生共振,而是被它们吸收掉。又如电动机要安装在水泥浇注的地基上,与大di牢牢相连,或要安装在很重的底盘上,为的是使基础部分的固有频率增加,以增大与电机的振动频率(驱动力频率)之差来防止基础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