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垢:换热器一般采用冷却塔冷却循环。水蒸发引起循环水浓缩倍率的提高,CaCo3、Ca(PO4)2、MgCO3等微溶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容易达到过饱和而从水中析出,这些结晶的沉积物容易沉积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水垢。牢固地附在机组换热器冷凝器的换热表面和管线上,其结构致密而坚硬,不易被水洗掉。另外,冷却水通过冷却塔和外界接触,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这些微生物和水中的不溶性盐类的泥状物等会形成CaCo3盐类微结晶的晶核,加速了CaCo3等结晶的析出过程,很容易在换热器冷凝器表面沉积而形成生物污泥。降低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紫铜的平均导热系数为384W/mk,黄铜的平均导热系数为393W/mk,各种污垢的导热系数大致为0.06~3.5W/mk,碳酸盐的导热系数为0.464~0.697W/mk),随着时间的推移,换热器系统中的结垢及垢下腐蚀将越来越严重。换热器冷凝器设备将会因系统的腐蚀而降低使用寿命。换热器系统中的杂质极易阻塞换热器冷凝器,造成换热器效率大幅下降。
冷水机的冷凝器应该经常进行水垢清除,清除的时间可根据水质和结垢的情况来确定,但至少每年一次。清除水垢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
一、化学清洗法
化学清洗法主要是使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先用酸溶液进行清洗,然后用碱溶液中和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将酸、碱溶液冲干净。
1、可以将清洗液以一定比例加入冷却水系统中,开启冷却泵循环12—24小时,沉积物层不断受到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和冲刷作用而溶解和脱落。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清洗药水,成本高。
2、可以在清洗贮液槽与冷凝器之间接上循环泵和管道,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使清洗液不断循环12—24小时,使沉积物溶解、脱落。
3、将清洗液按一定比例兑好,加入冷凝器中静置5—10小时,使沉积物软化、溶解,排掉清洗液,用清水冲刷。
化学清洗的优点是除垢彻底,减轻工人的工作量,而缺点是清洗液可能对冷凝器铜管造成腐蚀,清洗后的废液排放问题,清洗液的价格比较贵。最冷菌提醒大家在进行化学清洗时一定要注意溶液比例,循环、浸泡时间,防止冷凝器被腐蚀。
二、物理清洗法
物理清洗法主要是采用软轴毛刷清洗。软轴是靠清洗机的电机带动转动的,软轴最前方有一根尼龙毛刷,使用时将软轴及毛刷伸入冷凝器铜管内,通过高速旋转前进的毛刷来清除铜管内的污垢,最后用清水冲洗,这种机器叫做通炮机。
物理清洗的优点是省去化学清洗液的费用,避免了化学清洗后废液的处理问题,不易引起冷凝器铜管的腐蚀,缺点就是对于粘结性强的硬垢和腐蚀产物,清洗效果不好,而且清洗操作比较费时费力。
冷凝器如果出现过硬的水垢,最冷菌建议采用化学清洗与物理清洗结合的方式。先用清洗液浸泡冷凝器,待水垢软化后,再用物理清洗方法除垢。
冷凝器是制冷装置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及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由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带走。
按照冷凝器使用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同,有水冷式、空气冷却式和蒸发式三种。
壳管冷凝器筒体两端管板的外面用带有隔板的封盖封闭之,从而把全部管束分成几个管组(也称几个通程),冷却水从一端封盖的下部进入后,将顺序通过每个管组,最后从同一端封盖上部流出。这样,可以提高管内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增加冷却水侧的吸热系数;同时,由于冷却水的行程较长,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差也可有较大提高,因此,可使冷却水的用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