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总体评价,我国大部分石材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项目配置资源,每个企业一个矿山,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分散,生产集约化程度低,造成资源的滥采和过度消耗,同时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同的生产工艺设备、相同的产品,甚至相同市场,缺少专业化协作,恶性竞争不可避免。有的产区还存在数量较多的作坊式企业,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低,造成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市场秩序混乱。
重生产,轻服务和创新,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我国石材产业集群基本上以荒料开采和板材加工为主,各个企业被动应对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忽略了石材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创意设计和应用服务,因此,产品利润空间小,竞争力差,更不具备引导消费的能力,产业以成本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型产业集群约70多个,分布在20多个省市。根据产业集群功能、形成机制等因素,我国石材产业集群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开发型产业集群,二是商贸集散型产业集群,三是市场服务型产业集群。
资源开发型产业集群,以当地石材资源为主要形成条件,依靠对资源开采、加工、配套服务,培育特色产业,部分县区已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目前,这类石材产业集发展最较快、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典型的有新疆鄯善、奇台、和硕、焉耆、哈密、博乐、托里、青河;贵州的安顺、安龙、思南、石阡、罗甸;广西贺州、岑溪;山东平邑、五莲、莱州;湖北麻城、通山、咸丰、罗田;河北易县、平山、曲阳、灵寿;四川宝兴;福建福鼎、惠安;河南南召;内蒙镶黄旗、合林格尔等。
通山大理石
通山县距武汉市区100多公里,106国道贯穿全境,即将动工的杭(州)瑞(丽)、大(庆)广(州)两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过境。通山县人民曾经为共和国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2.7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建设富水水库,5.6万人背井离乡,8.8万亩田地山林被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通山县全县有石材储量35亿立方米,其中大理石20亿立方米、花岗石10立方米和板岩5亿立方米。通山县拥有花色品种40多个,其中金香玉、木纹黄、虎皮黄、米玉、黑白根、珊瑚红、荷花绿等10余品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通山县拥有石材加工企业236家,年产板材510万立方米,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通山县对县石材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县专门请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对通山石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