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怎样做好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煤气站在停产检修这一事故高发是时期应该注意些什么。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煤气站在停产检修时,是安全事故高发时期,极易发生中毒、着火等事故。只有严格执行维修安全规程,精心组织维修力量,切实按照维修方案进行工作,才能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检修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内容:
1)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煤气站停产检修时,要制定检修方案,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征得单位领导和当地安监部门的批准许可。
2) 全站停产后要及时组织力量,对全部煤气生产设备进行吹扫置换。
3) 进入煤气设备和管道内工作时,应先取样分析,一氧化碳含量要小于24PPM(30mg/m3)。若一氧化碳含量超标严禁入内进行维修工作和动火、动电气焊等。
4) 站内要设专职或兼职安全人员,负责检修安全工作。要配备必要的通风式防毒面具或自救器等,并且要配备一定的消防器材。
5) 检修动火接临时电源,维修人员到设备管道内作业时,都要经煤气站站长或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安全员到工作现场负责安全监护,然后开展工作。
6) 检修工作全部完成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并对全部煤气生产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交付使用。
我国是个贫油的国家,煤炭始终是最主要的能源,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3M21等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炉型,在引进的同时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并开始自己生产制造。50年代到80年代初,国内使用的炉型基本上是国产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炉型。
8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美、意、法、英等发达国家引进两段式发生炉气化技术。当时,国家工业机械设计部首批研究煤气发生炉的老专家与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合作,在引进吸收国外两段炉技术的同时,通过改进将优点结合,共同研制生产出国内两段炉。在90年代, 逐渐在技术上趋于成熟,煤气化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 该两段炉炉型获得国家新产品证书,也是国科委推荐产品。
煤气发生炉按不同的制气工艺和所产煤气的质量分为单段式煤气发生炉、两段式煤气发生炉、两段式热煤气发生炉、两段式冷净煤气发生炉。
单段式煤气发生炉
单段式煤气发生炉设备简单,只有水夹套和炉顶装置,出渣系统组成,所产煤气为热脏煤气,适应于输送距离不远,对煤气的洁净度要求不高的炉窑。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是在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干馏段,作用是在接近550—750℃的温度将有烟煤进行干馏,干馏后挥发份含量在2-3%,煤的干馏产物为半焦或焦碳,再将半焦或焦碳进行汽化,生成煤气的过程。 燃料为烟煤。分上下两个煤气出口,从下段煤气出口的煤气是干馏后半焦或焦碳汽化生成的煤气,不含焦油,上段煤气是干馏煤气,C、H化合物含量高,并有干馏结晶物产生即焦油,所生成的焦油是550—750℃的温度干馏生成的,属于轻质焦油,类似柴油,产量约耗煤量3--4%,热值约10000大卡,可以外卖或作为燃料油使用。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所产煤气比较干净,并且输送距离长,对煤质的要求没有单段式煤气发生炉高。有经过净化冷却装置的两段式冷煤气站所产煤气可以按用户要求,进行加压后远距离输送,不受场地限制,冷净煤气质量比较洁净,主要使用与对煤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化工、陶瓷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