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的使用: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 据考古发掘,西周早期,发现瓦还比较少,可能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到西周晚期,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半瓦当。
春秋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反半瓦当和全瓦当,说明了瓦已广泛用于宫 殿。
成型
琉璃瓦的成型方法,一般采用挤制成型、手工印坯、注浆成型等方法。西式瓦采用塑压成型。
1、挤型成型
琉璃瓦的普通瓦件筒瓦、板瓦采用挤制成型,挤坯机(TCL350真空挤出机)是在搅泥机的出泥口加装一个与坯体尺寸相同的机头,搅泥要求真空度大于0.12Mpa,坯泥水分小于18%。待坯挤出后,用钢丝切成瓦坯,放支架上晾干、修坯、干燥后烧成。
并对如何衬底、贴金、调色、衬色、淘取石色及熬炼桐油等工艺,都有具体规定和要求。色彩应用上,等级严格。建筑的色彩运用较强地表现出不 同朝代的审美习惯。例如,南北朝至隋唐,宫殿、庙宇建筑多用白墙、红柱,或在柱、访、斗拱 上施以各种彩绘,青瓦或琉璃剪边屋顶。宋、金的宫殿建筑,多为白石台基、红墙、红门、红 柱、红窗、黄绿两色琉璃瓦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