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笼养养殖户很注重鸡舍温度的控制,却往往忽视了鸡舍湿度的控制,那么如何调节好鸡舍的湿度呢?
1、育雏期鸡舍内湿度的控制。育雏期鸡舍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0-65%,增加鸡舍内的湿度可以通过在舍内摆放数个盛水的盆子,通过蒸发来增加鸡舍内的空气湿度也可以通过定期消毒增加舍内湿度,不建议采取向地面洒水或者是安装喷头来增加鸡舍内的湿度。
2、育成期鸡舍内湿度的控制 。育成期鸡舍内的湿度需保持在40-60%,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肉鸡的正常生长。湿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湿度过低容易引起肉鸡的脱水,羽毛生长不良,皮肤干燥,空气中灰尘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夏季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引起鸡体蒸发散热受阻,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的问题,且引起中暑,冬季湿度过高则引起鸡体失热过多,采食量增大,饲料消耗增多导致料肉比增加,增加养殖成本。
肉鸡笼养鸡舍如何解决温差和风差的问题
养鸡多年的养殖户应该有体会,鸡舍的头端和尾端温差有时会超过三摄氏度,有的甚至达到五摄氏度,因此肉鸡笼养鸡舍如果做不好密闭工作,还会造成风俗的差距,今天就为大家讲述一下解决办法。
一般来说,如果肉鸡笼养的鸡舍太长的话,鸡舍头端进来的低温空气在往尾端流动的过程中,鸡只产生的热量不断地提高流动的空气温度,从而导致尾端的温度高于头端的温度。肉鸡笼养鸡舍越长,温差越大。对此我们可以将15~20%的湿帘从头端挪到在肉鸡笼养鸡舍中部,使得前半部分的鸡背风速为2m/s,后半部分的鸡背风速为2.5m/s,这样可以降低温差,鸡只的体感温度也能保持基本一致。
对此我们要记得提高肉鸡笼养的鸡舍的密封性,尤其是尾端的出料口可以使用3毫米厚的橡胶软板来进行密封。当然,换气的时间如果过长也会造成温差过大,也可以提高鸡舍内的风su,效果明显。
肉鸡笼养提高家禽的产量和福利
全球禽肉消费需求一直在稳步上升,因此,全球范围内的家禽业对饲养系统的需求正呈增长之势。对于饲养系统,家禽生产商的选择决定往往基于几个因素,如法规要求、当地条件、气候因素以及某些特定资源的可用性等。例如,欧盟要求家禽生产商一定要为肉鸡提供垫料。而在某些国家,肉鸡可以无垫料饲养。
土耳其一家养禽场使用笼养系统后发现,其肉鸡体重提前两天达到发育标准。
因地制宜,笼养系统发展的典范是俄罗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俄罗斯肉鸡一直采用多层笼养系统,因为俄罗斯冬天非常寒冷,所以这种饲养方式尤为适用,与肉鸡平养系统相比,使用笼养系统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在空间有限或农业面积不足的地区,如日本或韩国等人口高度密集的国家,这种饲养方式也非常有意义,可提高饲养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