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早期,屋面覆青瓦的建筑还不多,《春秋》隐公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青瓦屋。会盟的地点是在周王朝的温,但经中仅记为覆盖有青瓦的屋,可见这是在当时人人皆知的伟大建筑。到了战国时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青瓦了。到了秦汉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青瓦榫头使青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青瓦钉和青瓦鼻。
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青瓦当的筒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青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因称“秦砖汉青瓦”。
中国古代修建以它美丽柔软的概括和改变多样的办法而引人注意,令人赏识。通过青瓦的装饰,这样的外形不是恣意构成的,而是习惯内部计划的功用和实践用处的需求而发生的。
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便是为了扫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求,习惯内部计划的条件而构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大家就从前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绘大屋顶的办法。
青瓦一般指粘土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颜色并非是青色,而是暗蓝色,灰蓝色。中国青瓦的生产比砖早,主要用于铺盖屋顶,屋脊,用作瓦当。青瓦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当代仿古建筑上用的比较多。
瓦,一是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二是用泥土烧成的瓦盆或瓦器;三是瓦特的简称。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等各种结构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适用坡度15-90度,适用温度-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