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时工人们的不同要求
在贴标时,对粘性的考量会有几个不同的概念:初始粘性和最终粘性。初始粘性是在贴标之初的粘性表现,而最终粘性则是在贴标并达到稳定状态后,粘性的表现。并不是所有的标签随时间推移粘性都会越来越强的,有的是初始粘性强,但最终粘性弱,有的是初始粘性弱(比常规的要弱一些),但最终粘性强,而最终粘性会随时间逐步增强在其范围内达到最、佳状态!
举例:有个罐子上需要贴铜版纸标签,为了贴的更好,选择的材料粘性比较强,但因为贴标机的问题,会有比较大比例的标签贴不好,工人们尝试把标签揭下来,但由于粘性很强,虽然贴的时间很短,但很多标签已经难以去除了!这就是对粘性的理解停留在最终粘性一个概念上!事实上,有很多标签的初始粘性会有意识的设计弱一些,而最终粘性却很强,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象!
另外,比如某地毯厂家,需要的标签要在客户端能轻松揭下来而不留(或少留)残胶,但大家知道,地毯粗糙,并不好贴标,为了达到贴标的性能要求,就可以考虑那些初始粘性很强,而最终粘性减弱的标签了。
常见的气泡问题
这些年来,对于静电引起的气泡现象已经得到了公认并有了很多解决方式,事实上,静电造成的贴标气泡问题确实是主要因素之一。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会产生气泡问题,容易被忽视,而当出现气泡现象时改进又会比较困难,即标签形状设计方面的问题。
举例:有一款产品的罐子设计突出了局部微起球形,上面贴透明PE标签,便于材料服帖,但在贴标后,尤其是经历了环境变化后,标签起翘严重,使用者往往会着眼于采用粘性更强的材料,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试验下,贴标时使用尺子把标签全方位的刮好,会发现局部有微微隆起的现象,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气泡!这种情况下,只有对标签的形状进行改善,才能有效的避免气泡的产生!
不干胶标签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纸张类不干胶标签,二是薄膜类不干胶标签。
1、纸张类不干胶标签主要用于液体洗涤类产品以及大众化的个人护理产品上;薄膜类材料主要用于中高、档的日化产品上。目 前,市场上的大众化个人护理用品及家用液洗产品占有较大比重,所以相应的纸张材料用得较多。
2、薄膜类不干胶标签常用PE、PP、PVC以及其它一些合成材料,薄膜材料主要有白色、亚光、透明三种。由于薄膜材料印刷适性不是很好,所以一般会作电晕处理或通过其表面增加涂层来增强其印刷适性。为了避免一些薄膜材料在印刷和贴标过程中变形或撕裂,部分材料还会经过方向性处理,进行单向拉伸或双向拉伸,例如经过双向拉伸的BOPP材料应用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