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料开采大致分以下几工序:
⑴盖层剥离:是将盖在矿石之上的浮土和非矿岩层剥去,以利于矿石开采的一道工序。目前矿山多采用人工剥离的方法,仅有部分采矿点采用推土机和轮式装载机等机械进行剥离。
⑵分离:是使条形块石与矿层原岩分离的第二道工序。限于现有开采规模和生产方式,矿山采荒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凿眼劈裂和控制爆破两种方法。人工劈裂法是以传统的人工凿眼、打楔手工劈裂,这种方法劳动强度相对较大,效率低,但出荒率高,易于控形;控制爆破法是用手持风钻打眼,用小药卷进行控制爆破。
⑶顶翻:是将条状块石翻倒,以利将其切割分离。顶翻的工具有多种如手动千斤顶、液压顶石机、推移气包和牵引法等。目前矿山上主要使用的是千斤顶和牵引法。
⑷解体分割:是将条状块石按所需的规模分割毛荒料或荒料。解体分割的方法与分离方法大致相似,主要使用的是人工打楔、凿眼劈裂和控制爆破等方法。
⑸控形:控形是将分割后的荒料毛坯,通过一定的加工形成符合规模的成品荒料。控形的方法有手工锤打、小型手持式钻机、手持式凿岩机,以及串珠式金刚石绳锯和控形机等。目前矿同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手工锤打和錾凿等简易方法,无机械作业。
⑹起吊装载:是将加工成形的荒料运装至运输工具的工序。吊装使用的工具可以是多种多样。矿山目前多使用桅杆吊,也有少数采矿点使用汽车吊、装载机和履带吊等。
⑺清碴:是将不成荒料的碎石运离荒料加工场的工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型产业集群约70多个,分布在20多个省市。根据产业集群功能、形成机制等因素,我国石材产业集群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开发型产业集群,二是商贸集散型产业集群,三是市场服务型产业集群。
资源开发型产业集群,以当地石材资源为主要形成条件,依靠对资源开采、加工、配套服务,培育特色产业,部分县区已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目前,这类石材产业集发展最较快、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典型的有新疆鄯善、奇台、和硕、焉耆、哈密、博乐、托里、青河;贵州的安顺、安龙、思南、石阡、罗甸;广西贺州、岑溪;山东平邑、五莲、莱州;湖北麻城、通山、咸丰、罗田;河北易县、平山、曲阳、灵寿;四川宝兴;福建福鼎、惠安;河南南召;内蒙镶黄旗、合林格尔等。
以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升级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地区自身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重新定位。以产业集群体系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提升为主线,以创新机制机构培育、大企业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和人才引进为重点,以集群内部专业协作机制体制建立、内外部各种网络关系以及产业集群良好的产业氛围培育为支撑,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底线,构建现代绿色化石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