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在双金属复层耐磨钢板中的作用:
双金属复层耐磨钢板是供大面积磨损工况使用的板材产物,是在韧性、塑性很好的普通低碳钢大概低合金钢概况经由过程堆焊法子复合必定厚度的硬度较高、耐磨性精良的耐磨层而制成的板材产物.其中碳在提高耐磨钢板的硬度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耐磨钢板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研究高铬耐磨钢板经不同变形量(45%~75%)半固态锻造后的热稳定性能,研究了变形对过程中析出晶粒尺寸和形态,分析变形量对合金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在等温热处理过程中,变形量改变高铬耐磨钢板中析出相的形态及晶粒尺寸,使合金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能,随着温度的降低:合金的固相率增大,合金晶粒粗大,Ti2Cu相呈长条状分布于晶界,高的强度取决于析出相强化作用。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明显长大,晶粒形态趋于圆整,从630℃开始凝固到585℃合金固相率升到67%,呈非线性变化,非平衡凝固时在晶内产生的共晶组织,以及在随后的合并长大过程中晶粒所包裹的液相。随变形量的增加,高铬耐磨钢板的强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间接超声振动处理20 s即可获得明显的非枝晶初晶颗粒,初生α-Al颗粒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变得圆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高铬耐磨板晶粒细化,颗粒粒度趋于减小,分布分布趋于均匀、一致,与温度之间同样呈非线性变化,可获得晶粒形状系数为0.6、平均晶粒直径为70μm。随着半固态锻造温度的升高,合金力学性能下降,Ti2Cu相呈颗粒状或短棒状弥散分布,产生细晶强化,在熔体内部有明显的声流效应、空化效应以及热效应。
埋弧堆焊耐磨钢板与明弧堆焊复合耐磨钢板的生产工艺及应用区别:
目前国内生产复合耐磨钢板的主流技术有埋弧与明弧,现将这两种生产工艺及应用区别详述如下:
埋弧堆焊耐磨钢板是对选定的基板实施加粉堆焊工艺,即在埋弧堆焊过程中,将耐磨合金粉末材料按一定重量比送入焊接熔池中,使合金粉末与焊丝一起熔化,凝固结晶后形成高耐磨合金堆焊层。它的硬度一般在55度左右,但表面可以做到光滑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