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开始,朝廷设有专门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将金丝楠木列为修建紫禁城和皇帝寝陵最重要的木材。进献金丝楠木被当作官员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之一。根据张德祥的说法:“明清皇帝可以根据喜好改动居室里的摆设陈列,但是故宫中轴线上的三大殿里的陈设永远是金丝楠木的,这代表着中间的传统不能动。”到清朝,金丝楠木已经濒临灭绝,统治者为此颁布了严酷的律令,私人擅自营造金丝楠木建筑就是犯了逾越礼制罪。清代嘉庆皇帝公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中,第十三条便是和珅所盖房屋使用金丝楠木,僭侈逾制。
不过,与故宫之中的黄花梨、紫檀等家具的名声显赫相比,尽管头顶着“帝王之木”的光环,金丝楠木古典家具仍显得光芒黯淡。一些业内人士和专业藏家并不看好金丝楠木家具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他们的观点是:“在宫廷中,金丝楠木家具很少真正被使用。中轴线三大殿的金丝楠木贴金家具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建筑的延伸,不是真正的家具”;“金丝楠木是‘柴木之王’,是良好的建筑材料,但用来做家具有悖于传统习俗”。
明末清初学者谷应泰《博物要览》中记载:楠木有三种,一为香楠,二为金丝楠,三为水楠。南边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 明视之,白烁心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人物山水之纹。水楠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之类,帷可做桌凳之类。楠木生南边,而黔、蜀山尤多。其树直上,童 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叶似豫章,而大如盟主,一头尖,经岁不凋,新沉相换。其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 周,气甚芬芳,为粱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色赤者坚,白者脆。李时珍《本草纲目》描绘:“楠木生南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楠木产 自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其间祯楠为我国特有的宝贵木材,金丝楠取材于贞楠。
贞楠(金丝楠)原料软硬适中,因为其耐腐耐湿性强且木质安稳,因而历代帝王将其很多用于墓葬修建和棺椁。 在明清传世家私中,楠木类家私也占有不少的比例。 晚明曾经的皇家器物基本上都是楠木胎。比方故宫中太和殿里的金漆宝座是楠木胎贴金;宝座后的屏风以及仪仗等,都是楠木做胎。这些隐性的金丝楠运用给金丝楠 蒙上了奥秘的面纱,有人称其为“帝王之木”。除皇家很多运用外,宗教也能够依照朝廷懿旨运用,如元末明初道教的紫云宫,整殿用贞楠构架而成。 清后期金丝楠在民间也很多运用,并留下了不少传世精品家私。
金丝楠家私以其“材、形、艺、韵”的完美结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及收藏理念,遭到藏家的广泛重视。因为市场的不标准,也致使了龙蛇混杂的局势。
如今市场上看到的楠木大致有水楠、香楠、桢楠三种。
水楠首要生长在云贵缅甸一带,色彩为土黄色,纹理较粗,木中没有“皋比纹”,几乎没有金丝纹理,无味,木质较干,没有亮光。
香楠首要生长在川贵浙江一带,色彩为土黄色,木种金丝含量较低,“皋比纹”不明晰,有明显的香味,微带樟木的滋味,光泽度不高,对比容易与桢楠混杂,可从香气和色彩上面鉴别。
桢楠的产地首要是四川和贵州的高原地带,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禁止采伐,现仅有拆房老料,色彩为绿色,纹理详尽。
其中光下金丝缕缕的才应称之为“金丝楠”,也即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木”,桢楠金丝楠木中有“皋比纹”及“山水纹”,极具观赏性,木质亮光,有楠木的清香,不冲鼻,从色泽、纹理、金丝、香气上可与其他楠木鉴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