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输入回路设计注意事项
1、电源回路,PLC供电电源一般为AC85-240V(也有DC24V),适应电源范围较宽,但为了抗干扰,应加装电源净化元件(如电源滤波器、隔离变压器等。
2、PLC上DC24V电源的使用,各公司PLC产品上一般都有DC24V 电源,但该电源容量比较小,一般为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用其带负载时要注意容量,同时要有短路保护措施。
3、外部DC24V电源的使用,若输入回路有 DC24V供电的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而PLC上DC24V电源容量不够时,要从外部提供DC24V电源,但该电源的负极一端不要与PLC的DC24V的负极一端以及COM端相连,否则会影响PLC的运行。
4、输入的灵敏度,当输入电压、电流小于各厂家对 PLC 的输入端电压和电流的规定时,比如输入回路串有二极管或电阻(不能完全启动),或者有并联电阻或有漏电流时(不能完全切断),就会有误动作,造成灵敏度下降,对此应采取措施。当输入器件的输入电流大于PLC的最1大输入电流时,也会引起误动作,应采用弱电流的输入器件,并且选用输入为共漏型输入的PLC。
PLC和变频器配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当利用变频器构成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时,很多情况下是采用PLC和变频器相配合使用的,这里介绍一下变频器和PLC进行配合时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开关指令信号的输入
变频器的输入信号中包括对运行/停止、正转/反转、微动等运行状态进行操作的开关型指令信号。变频器通常利用继电器接点或具有继电器接点开关特性的元器件(如晶体管)与PLC相连,得到运行指令状态。在使用继电器接点时,常常因为接触不良而带来误动作,使用晶体管进行连接时,则需考虑晶体管本身的电压、电流容量等因素,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在设计变频器的输入信号电路时还应该注意,当输入信号电路连接不当时有时也会造成变频器的误动作。例如,当输入信号电路采用继电器等感性负载时,继电器开闭产生的浪涌电流带来的噪音有可能引起变频器的误动作,应尽量避免
当输入开关信号进入变频器时,有时会发生外部电源和变频器控制电源(DC24V)之间的串扰。正确的连接是利用PLC电源,将外部晶体管的集电极经过二极管接到PLC。
变频器的几个常见故障分析
变频器原理结构复杂,导致变频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难免需要进行维修,对于变频器维护方面的问题,应以变频器自诊断及保护功能动作时显示的信息为线索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适当的检测手段找到故障点并修复。
一、变频器无输出电压原因为:
1、主回路不通 重点检查主回路通道中所有开关、断路器、接触器及电力电子器件是否完好,导线接头有无接触不良或松脱。
2、控制回路接线错误,变频器未正常起动以说明书为依据,认真核对控制回路接线,找出错误处并加以纠正。
二、电动机不能升速 主要原因为:
1、交流电源或变频器输出缺相 电源缺相使变频器输出电压降低,变频器输出缺相造成三相电压不对称而产生负序转矩,都使电动机电磁转矩变小,不能驱动负载加速,应检查熔丝有无烧断,导线接头有无松脱断路。
2、频率或电流设定值偏小 频率设定在低值点上使频率受到限制无法升高而不能加速。电流值设定偏小,则产生最1大转矩的能力被限制,使电动机剩余转矩过小而不能加速。因此,应检查频率和电流设定值是否适当。若电流设定值已达变频器的最1大值,这说明变频器容量偏小,应换较大容量变频器。
3、调速电位器接触不良或相关元件损坏频率给定值不能升高。
三、转速不稳定或不能平滑调节这种故障一般是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无规律且多为短暂性,主要影响源为:
1、电源电压不稳定。
2、负载有较大波动。
3、外界噪声干扰使设定频率起变化,可通过检测找到故障点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过电压故障此故障常发生在机组减速制动时,过压原因大都与中间回路及制动环节有关,主要是:
1、电源电压过高,一般超过10%以上。
2、制动电阻值过大或损坏,无法及时释放回馈的能量而造成过电压。
3、中间回路滤波电容失效(电容较小)或检测电路故障。应认真检查电容器有无异味、变色,安全阀是否胀出,箱体有无变形及漏液。此电容器一般五年应更换一次。
4、减速时间设定过短。
五、低电压故障主要问题在电源方面:
1、交流电源电压过低或缺相。
2、供电变压器容量过小,线路阻抗过大,带载后变压器及线路压降过大而造成变频器输入电压偏低。
3、变频器整流桥二极管损坏使整流电压降低。
六、电动机运行正常,但温度过高主要原因为:
1、设定的u/f特性和电动机特性不适配。
2、连续低速运行。
3、负载过大。
4、变频器输出三相电压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