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芯机安全操作规程
1、射芯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与性能,每台设备专人操作与日常维护。设备易损件与配件必须按厂家推荐的型号规格更换。
2、 严格按工艺程序操作使用射芯机设备,禁止任何违章操作,严禁损坏与拆除设备上的防护设施与信号装置。参数不允许随意更换改动(温度、结壳固化时间)确实需要时在电气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3、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射芯机设备是否完好,芯盒模具上是否有异物,并润滑导向杆。
4、射芯机开机前,检查加热电源线和气路是否完好。接通电气源后,观察气动元件是否异常,同时检查各个接近开关,急停开关是否完好到位。
5、芯盒模具要在开模状态下加温,必须用手动模式运行一次正常后,在切换到自动运行模式。操作中经常检查电阻、灯泡和电热管等易损件的情况。自动运行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需离岗的关闭电源和加热开关。
6、制作好的覆膜砂型必须稳拿轻放,整齐摆放。注意及时补充覆膜砂,确保射芯机设备连续正常工作。
7、每次更换模具,必须试模生产样件。样件检验合格后,调整好工艺参数,方能批量生产。
8、每班工作结束后,翻转复位,芯盒模具要停在开模状态,断开电、气源,清洁设备和周围地面,不允许留有砂芯在芯盒里。
铸铁散热器内腔无砂型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1、铸铁散热器内腔无砂标准的制定有利于铸铁散热器行业的发展。首先,一个新生的产品必需 有相应的标准,这有利于产品的市场规范和产品深入地完善和发展,内腔无砂从诞生发展到现在仍 然没有一个成形的标准和检测方法,至使内腔无粘砂一直处于一种鱼龙混杂的状态,良莠不齐、蒜 麦不辨,亟待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和约束。而且,标准制定的适当与否也直接影响产品的发展 方向和发展速度,标准过于严格或过于宽松都不利于内腔无砂的健康发展,过于严格会使整个铸铁 散热器内腔无砂的发展受到局限,而过于宽松又起不到拉动铸铁散热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的积极 作用。
2、工艺装备的投入和进步,是铸铁散热器内腔无砂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年,面对铸铁散热器内腔无砂的课题,我们也经历了一个痛苦而反复的改良过程,从原材料、设备入手,投巨资自行 研制成功了的“自动射芯机”,并在公司所有制造部强制推广使用,在国内首1家实现了铸铁散热器 “全内腔无砂化”,产品全部采用“内腔无粘砂”生产工艺。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了成品 率,保证了批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约了成本,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圣春始终重视和加 强工艺装备的投入,我们认为:技术装备的投入是保证内腔无砂质量的基石,也必将促进整个内腔 无砂铸铁散热器的长远发展。
3、高品质的内腔无粘砂产品来自严格的材料和工艺控制:铸铁散热器是通过铁水填充砂箱与砂 芯之间的空隙形成的,砂芯的光洁度、紧实度、溃散性、芯砂的化学成份、粘结剂等直接影响散热 器的内腔质量,而形成砂芯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芯砂的化学成份、制芯工艺和设备,所以,严格的材 料和工艺控制是生产过硬的内腔无砂产品的根本保证。
4、铸铁散热器内腔无砂的发展,以行业协会的支持和行内的共同努力为基础。铸铁散热器是一 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优1秀的传统产品,有其独有的特色,所以,铸铁散热器仍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 景,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严格自律、加大工艺装备投入,提升工艺,充分依靠科技创新,整合优 势、打造特色化的铸铁产品,树立品牌和市场意识,走规范化运作的发展道路,共同推动行业的进 步。同时也需要行业协会从产品政策趋势上,从行业和规范和自律上,从技术推动上,从标准和规 范的制定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内腔无粘砂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酯硬化法
(1)硬化原理和特点 此法是采用液体的有机酯作水玻璃的硬化剂。有机酯在强碱性水玻璃溶液的作用下,水解为醇与酸。醇有很强的亲水性,它可夺去水玻璃的水分,构成它的溶剂化水。酸与水玻璃反应,析出醋酸钠,它也有一定的亲水性,能夺取水玻璃的水分,构成它的结晶水。在酸化和脱水双重作用下,使水玻璃砂硬化。这种硬化工艺可使型芯砂具有
很高的强度,不仅水玻璃加入量可降至3.0%以下,而且硬透性和抗湿性均好,适用于各种大型铸钢件的生产。缺点是型芯砂硬化速度慢、脆性大和流动性较差。
(2)主要原材料及型砂的工艺控制 酯硬化的水玻璃砂用原材料有硅砂、水玻璃和液体有机酯,这些材料的质量和合理选用将直接影响工艺成败、铸件质量和生产成本。对酯硬化水玻璃砂来说,尽管对硅砂的要求不像树脂砂那样严格,为了降低水玻璃加入量,硅砂应满足如下要求:泥的质量分数≤1.0%,水的质量分数≤0.5%.,细粉的质量分数<1.0%.和角形系数≤1.3。水玻璃应达到国家专业标准ZBJ31003—88的要求。严格控制水玻璃的模数是成功应用此工艺的关键,应根据季节和室温加以调整:
夏季,M=2.2~2.4,其余季节,M=2.4~2.6,有条件时,最1好对水玻璃进行改性,消除老化现象。目前用于铸造生产的有机酯有:丙三醇醋酸酯、乙二醇醋酸酯、二甘醇醋酸酯和丙二醇碳酸酯等,加入量(质量分数)占水玻璃的8%~12%。有机酯是决定酯硬化水玻璃砂的工艺性能和生产成本的关键材料,必须严加选择,即应根据型、芯的大小和水玻璃的模数,合理选用不同型号(快酯、慢酯或混合酯)的有机酯。 大型铸件的混砂可采用连续式混砂机,造型、制芯均为手工操作。
(3)发展前景 加入某些附加物,形成复合水玻璃,起着助粘结剂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水玻璃的粘结性能,如加入磷酸盐、硼酸盐或铝酸盐等附加物。另外,应用较广泛的有机酯硬化剂,因其价格高而影响了该工艺的推广应用,有人又提出了一种无机酸和有机物配制成的硬化剂,其主要成分为磷酸、磷酸盐和尿素,这种新型硬化剂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型芯砂具有较好的溃散性。
水玻璃的化学成分
水玻璃是由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结合而成的可溶性碱金属硅酸盐材料,又称泡花碱。水玻璃可根据碱金属的种类分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其分子式分别为Na2O.nSiO2和K2O.nSiOz.式中的系数n称为水玻璃模数,是水玻璃中的氧化硅和碱金属氧化物的分子比(或摩尔比)。水玻璃模数是水玻璃的重要参数,一般在1.5-3.5之间。水玻璃模数越大,固体水玻璃越难溶于水,n为1时常温水即能溶解,n加大时需热水才能溶解, n大于3时需4个大气压以上的蒸汽才能溶解。水玻璃模数越大,氧化硅含量越多,水玻璃粘度增大,易于分解硬化,粘结力增大。
水玻璃的生产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干法用石英岩和纯碱为原料,磨细拌匀后,在熔炉内于1300-1400℃温度下熔化,按下式反应生成固体水玻璃,溶解于水而制得液体水玻璃
湿法生产以石英岩粉和烧碱为原料,在高压蒸锅内,2—3大气压下进行压蒸反应,直接生成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