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过滤孔径和截留分子量的范围一直以来定义较为模糊,一般认为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1微米,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 cut-off, MWCO)为1,000-1,000,000 Dalton。严格意义上来说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01微米,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00 Dalton。若过滤孔径大于0.01微米,或截留分子量大于300,000 Dalton的微孔膜就应该定义为微滤膜或精滤膜。
超滤的特点:
1、超滤过程无相际变化,可以在常温及低压下进行分离,因而能耗低,约为蒸发法与冷冻法的1/2~1/5;
2、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故投资费用低,易于实施;
3、超滤分离过程只是简单的加压输送液体,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管理;
4、溶液在分离、浓缩过程中不发生质的变化,因而适合于保味及热敏性溶液的处理;
5、适合于从稀溶液中分离微量贵重大分子物质的回收和低浓度大分子物质的回收;
6、能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级分离;
7、超滤膜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均匀的连续体,在使用过程中无任何杂
分类
分类过滤膜根据所加的操作压力和所用膜的平均孔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孔过滤、超滤和反渗透三种。微孔过滤所用的操作压通常小于2×10^5 Pa,膜的平均孔径为500埃~14微米,用于分离较大的微粒、菌和污染物等。超滤所用操作压为1×10^5 Pa~6×10^5 Pa,膜的平均孔径为10-100埃,用于分离大分子溶质。反渗透所用的操作压比超滤更大,常达到20×10^5 Pa~70×10^5 Pa,膜的平均孔径小,一般为10埃以下,用于分离小分子溶质,如海水脱盐,制高纯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