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电商正真内含“新产业经济体”
文章开头有提到“新零售”,它是由“线上+线下+物流”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其实这也并不新了),其中的“物流”板快应该值得我们所有快销人重视,快销品行业在物流形成上有天然的优势,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怎样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做B2B之所以难成形,关键就是在于,多数人把目光放在“线上+线下”这个所谓“互联网+”的虚名之上,而忘记了自己原本就有的优势,天天在那里B2B 、B2B的说,其实什么是B2B呢?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对快销品来说现在我们通常听到的B2B,跟真正要达到的那个B2B还有很大的差距离。
B2B是一条供销产业链,而这根链条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中,只是在今天由“互联网+”这个理念衍生出B2B这么一个概念,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用两个字母把一个行业就概括了的话,这实在是太过于草率(当然了,如果为了好辨别B2B可以是个代号,但绝不是真理),行业从表面去看都是一个简单的结构,但实际暗藏太多玄机,仅仅用一个线上网络是无法实现所有的“梦想”,一定是一个体系化运作,B2B也不例外。
怎样的体系能够支撑起这么庞大的产业链运作?答案是“新产业经济体”,为什么要叫它“新产业经济体”,这个体系也需要升级,在原来“产业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以更好的迎合时代的发展,也许这样说有些宽泛,但除了这个目前实在找不出有哪个体系能比“新产业经济体”更具准确性和包容性。
随之而来的两个结论:工业4.0阵痛,及“平台+手艺人”模式
这两类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趋势很可能会重塑我们的社会形态。
寡头式的中心化加上工业4.0,最终会导致生产无差别商品的企业极度精英化,凡是可以不依赖于创造力、想象力的东西最终都会被计算机取代,形象来讲就是有一堆机器人把那些不需要太高智能的活都干了,最后剩下的只是电脑无法战胜人脑的工作,比如依赖于想象力和判断力的,这注定会是gao端工作。这进一步意味着制造业所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会越来越少。
快消经销商的出路
转型对经销商来说是一次生死较量,不转型就只有转行,但最终大部分老经销商会被淘汰出局,在目前看来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快消经销商本身来看具备天然优势,为什么依旧难成,这其中有以下原因
一、“胆量”不够,不敢“革”自己的命
所谓“胆量”实际是被逼出来的,市场虽然有所变动,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危及到经销商的“生命”,依靠存量短时间内还不会饿死,所以就先等着看看。
二、各自猜忌人心不齐
这个是多数传统经销商的通病,不想出大力,又想获大利,生怕自己吃亏
三、管理跟不上
这个是传统经销商的痛,原来都是游击队,现在要改编成正规军,整个管理体系从上到下都跟不上发展的节奏,老业务员抵触,老板也束手无策,要知道,不说“产业经济体”就单说同城物流,就是一个大的体系、一个大工程,除了要投入人力物力外,在对资源的链接整合能力上也要有非常强的操作和把控能力,试想有几个经销商能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