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成立暨首届“美丽中国 园林绿化的机遇与挑战”高峰恳谈会日前在京举行,原住建部副部长宋春华受邀担任名誉理事长并在发表讲话时表示,园林绿化工作进一步落实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重点要把握四条基本原则,“见缝插绿”远远不够。宋春华强调,“园林绿化工作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突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其次是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提高服务能力﹔还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目标绿地的人文内涵﹔最后还要坚持永续利用的原则,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园林绿化行业大有文章可做”。[1] 来自全国各地的首批理事会会员代表和专家学者、企业家、金融家、法律工作者、城乡建设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并就园林绿化的现况与前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模式、园林绿化与关联产业的互动发展、园林绿化产业的投融资市场、园林绿化与法制化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亚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常用植物的情况如下:
A、 覆盖型的苗类。规格为:H=10~375px,B=10~375px,三斤袋苗。
种植密度为:100株/㎡。
常用苗类有:小叶红草、绿草、红苋草等
B、 植株小的,规格为:H=375px,B=375px,三斤袋苗。
种植密度为:64株/㎡(夏、春季);81株/㎡(秋、冬季)
常用苗类有:★蚌花、蒲草、葱兰、白蝴蝶、银边草、美女樱、鸢尾等
C、 植株中等大小的,规格为:H=625px,B=625px,五斤袋苗。
种植密度为:25株/㎡(夏、春季);36株/㎡(秋、冬季)
常用苗类有:满天星、黄连翘、黄榕、马樱丹、竹芋类、天冬、黄虾花、冷水花、★长春花、★大叶红草、▲紫苏、▲钻石玫瑰等
D、 植株较大的,规格为:H=25~1000px,B=25~875px,五斤盆苗。
种植密度为:16株/㎡(夏、春季);20株/㎡(秋、冬季)
常用苗类有:肾厥、白掌、红背桂、黄蝉、文殊兰、野牡丹、银皇后、斑马多仔、★大叶龙船花、★洒金榕、★金脉爵藏、★希美莉、★美人蕉、★蜘蛛兰等
E、 植株大的,规格为:H=45~1500px,B=1000px
种植密度为:12株/㎡(夏、春季);16株/㎡(秋、冬季)
常用苗类有:红铁、春羽、良姜、海芋、米兰、马利安公主、绿巨人、巴西铁、天堂鸟、矮蒲葵、双夹槐、露兜、★红绒球、★大红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