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租赁公司所处行业分类情况
汽车租赁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租赁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汽车租赁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规定,汽车租赁公司业务所处行业属于K39“租赁服务业”。根据2011 年8 月颁布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11),汽车租赁公司所处行业为“租赁业”大类下属的“机械设备租赁”的其中一个分支——汽车租赁。
汽车厂商优势明显 但短期难成气候据预测,中国汽车租赁行业规模预计将从2011年的18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80亿元左右。由于汽车租赁市场的巨大潜力,不排除整车企业向租赁市场有更深层次介入的可能性。在发达国家,汽车租赁业务多由整车企业自己开办。在我国,整车企业踏入租赁市场并不多见。目前代表性的为东风日产和奔驰汽车,其余多数车企还停留在与租车公司合作的模式。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传统汽车企业,整车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租赁业务,有着更多的资源整合优势。整车企业进军租赁市场,是建立于4S店的基础上,车型多为全新车或者准新车,品质上有所保障,并且经销商服务能力也高于传统租赁公司。此外,整车企业相较于其他传统租车公司,在价格上能有更多优惠,并且可以利用自有资源,持续更新租赁车型。更重要的是,租赁业务的开展,能让汽车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库存压力,将高库存车型转化为租赁车,从而减少资金占压。不过,业内人士同时也认为,短期内整车企业进军租赁市场还难成气候。一家汽车租赁企业要做大做强,单凭资源整合优势还难以支撑,背后还需要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另一个明显标志,是市场汽车租赁渗透率(租赁汽车数量占乘用车总保有量的比例)较欧美成熟市场明显偏低。目前在国内,个人租赁市场基本未开放,即使是汽车租赁公司车队,租赁渗透率也不到10%,且客户基本为外企;而在德国法国等成熟市场,每年近50%的汽车租赁公司车辆会以租赁形式出售。
在上海和北京等一些主要租赁市场,法规仍然对汽车租赁有着名义上的严格限制,例如上海对企业租赁资质认证和牌照(Y牌照)有严格限制,但由于市场上对汽车租赁的巨大需求,存在很多无资质的车辆运营,而政府并没有对之进行打击,使得灰色市场几乎成为当地汽车租赁市场的主流。但从市场需求和目前政府的态度来看,短期内市场法规至少会维持现状,而长期来看,类似法规限制终将会逐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