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受无线电爱好的过程中,手台是必不可少的一样“宝物”——把人从设备旁边解放出来,能够让电台跟着人走,而不是让人迁就电台。手台功不可没。事实上,想要把电台变成现在这个大小,设计者也是煞费一番苦心!最初的无线电设备都非常大,对于急需在两地之间传输信息的警1察和军1队来讲,虽然并不方便携带,但仍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信息的实时性要比减轻自己的负重重要多了。对于军1队来讲,更加希望的是指挥官的指令能够传递到每一个下属的作战单位。对于大的军团级司令部来说,用车辆或骡马拉一台无线电台并不困难,而到了更小一点的作战单位(比如一个步兵班、一辆坦克),想要为他们都配备无线电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实际上,在二战的初期苏军的不少坦克部1队还在使用旗语作为互相通信的手段。而如何使得无线电设备更加轻巧、简单则成为了无线电通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讲机( two way radio)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诞生在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对讲机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由于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非常迅速,所以用不了多久对讲机就会象灯泡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普及,将会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与方便。
公众对讲机,人们俗称为民用对讲机。使用公众对讲机无须批准,不收频率占用费,免通话费,任何人都可以选购使用。但这类公众对讲机在频率、功率及技术指标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作为公众对讲机,技术规范规定对讲机的前面板上不能设置编程操作功能,目的是防止用户随意扩展频率范围,修改工作参数。按规定,公众对讲机只能显示频道数,不能显示其工作频率。同时还规定公众对讲机可以使用低于300HZ的亚音频技术(CTCSS),俗称防干扰码或叫私密线,以防止其同频率的对讲机的干扰。